《唐诗三首》同步检测试卷
- 资源简介:
约20750字。
唐诗三首
诗歌鉴赏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中最能概括中心事件的句子是?
2.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答案】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2.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解析】
1.试题分析: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所写的事件,进行分析作答。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卖炭翁
唐 白居易
(自注“苦宫市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3.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4.试赏析“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
【答案】
3.A
4.“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解析】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分析得知是:身上衣、口中食。
4.试题分析:正确选项分析:A项正确。这首叙事诗讽喻了唐朝宮市的公开掠夺性。所以正确。错误选项分析:B项错误,白居易是唐代诗人而非宋代。C项错误,全诗刻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欺凌但却不敢反抗的人物形象。而非敢于反抗。D项错误,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14字运用了肖像描写,而不是说明的表达方式。
5.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卖炭翁》描写了卖炭翁劳动果实被掠夺的遭遇,揭露了当时一种残酷的剥削方式——“________”的罪恶。
【答案】 乐天 香山居士 唐 宫市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注意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