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专用)第4板块古代诗文阅读ppt(课件+学案+训练,19份)
- 资源简介:
2020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浙江专用) 第4板块 古代诗文阅读(课件+学案+训练)
├─1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 1 题型1 文言实词.doc
│ 1 题型1 文言实词.ppt
│ 2 题型2 文言虚词.doc
│ 2 题型2 文言虚词.ppt
│ 3 题型3 分析综合题.doc
│ 3 题型3 分析综合题.ppt
│ 4 题型4 断句题.doc
│ 4 题型4 断句题.ppt
│ 5 题型5 文言文翻译题.doc
│ 5 题型5 文言文翻译题.ppt
│ 5 题型5 专题强化训练.doc
├─2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 2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doc
│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ppt
│ 专题二 专题强化训练.doc
└─3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研读
1 专题三 专题强化训练.doc
1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研读.ppt
2 常识积累 传统文化经典相关链接——孔子的六大主张.ppt
2 常识积累 专题强化训练.doc
3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研读.doc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题型1 文言实词
五方法落实文言实词
浙江《考试说明》中对于实词的考查表述为: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和偏义复词等方面。“在文中含义”实际上就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进行推断。具体的推断办法主要有五种:
[方法阐释]
1.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性、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对应训练]
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梁祖陈师河朔 陈:部署
B.契丹之寇幽州也 寇:盗贼
C.向晚皆有归志 向:将近
D.王其勉之 勉:努力
【解析】 B项“寇幽州”应为动宾短语,所以把“寇”解为名词“盗贼”错误,名词+名词,应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这里的“寇”应为动词“侵犯”。句中“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全句可译为“契丹侵犯幽州”。由此例不难看出,有时掌握了这一要点,一招足以定正误。
【答案】 B
2.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这个相对稳定的语境来判定实词的含义,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2018•高考浙江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言必自称曰儒 发言:发表意见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 拘:束缚,拘束
C.牧亦坐是废 废:(被)罢免
D.实宽良有治行 治行:政绩
……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浙江诗词鉴赏题有三大特点:
1.第1小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涉及方面可能是诗词意象,也可能是诗词中所描写的时令、物候,也可能是诗词中的某个句子的部分内容。虽然2016年,第1小题变成了简答题,但2017至2019年随即又回归成填空式。
2.常以比较鉴赏的形式考查。2012年、2014年、2016年都是。
3.浙江卷诗词题第2小题必考表达技巧。2014年从抒情手法,2015年从描写角度,2016年从叙事特色,2017年从叙述手法、对比手法,2018年从点染手法、2019年从多种手法等角度考查表达技巧。
2020年的备考,也要对以上几方面给予重视。
览一表,穷尽古代诗歌鉴赏常识
形象 人物形象
A.“我”—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外在形象社会地位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正面描写环境描写—侧面烘托
内在形象理想志趣人生态度人生经历知人论世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辛弃疾《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赠汪伦》《静夜思》);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杜甫《兵车行》);
8.爱恨情愁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
景物形象
A.景物描写(季节、时节、地域)
B.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
C.色彩描写 (一)常见意象:
1.送别:杨柳、长亭、南浦、酒
2.思乡:月亮、鸿雁、捣衣、双鲤
3.愁苦: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鹧鸪、夕阳
4.抒怀:蝉、冰雪、梅花、菊花、竹、黍离、草木
5.爱情:莲花、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6.战争: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
7.闲适:五柳、东篱、三径
(二)意境特征:
1.表现特征:情景交融
2.结构特征:虚实相生
3.审美特征:韵味无穷
(三)意境类型:生动、活泼、鲜明、优美、柔美、绚丽、明丽、明媚、灿烂、雄奇、雄伟、萧瑟、萧条、寂静、清冷、清幽、凄冷、凄清、辽阔、浩渺等
……
典的考查从未间断,2014年以前限考《论语》,2015年考查《孟子》,2016年考查《墨子》。可以推知,考试范围应会再扩延,但一定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常见命题形式有填空题和简答题。
填空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①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
(《论语•先进》)
②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④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尽心上》)
【注】 ①由:仲由,字子路。求:冉求,字子有。赤:公西华,字子华。②兼人:好勇过人。③财:同“材”。④私淑艾:靠学问品德使人私下受到教诲。
请用以上选段的词语填空。
选段②中,孟子把教育的方法概括为五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最需自主探究的一种是“____________”;选段①中,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属于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
【答案】 私淑艾 答问
(2019•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孟子•滕文公上》)
【注】 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传统文化经典的能力,考查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夫子自道”是宾语前置句,即“夫子道自”,意思是“先生在说自己”。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他说“夫子自道”,不是真的认同孔子对自己“没有能力做到”的评价,而是认为孔子就是他自己所说的“仁者”“知者”“勇者”,“我无能”是孔子谦虚的说法。
【答案】 先生在说自己 自谦
[方法指津]
1.注意填空处前后语境
命题人为了确保填空题答案的唯一性,一般都会在填空处前后增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