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7
- 资源简介:
约3040+2980字。
第二单元 宋代词风
7 李清照词两首
课内自我检测
一、积累运用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销金兽(熔化)
B.有暗香盈袖(充满)
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C.有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
乍暖还寒(忽然)
D.憔悴损(相当于“煞”)
最难将息(调养,保养)
解析:A项,“销”是“焚烧”的意思。
答案:A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山顶千门次第开
B.怎敌他、晚来风急
敌则能战之
C.东篱把酒黄昏后
把酒临风,感极而悲者矣
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解析:A项,光景/次序,一个接一个。B项,承受/对等,相当。C项,均为端着酒。D项,极度悲伤/极度欢乐。
答案:C
3.下列词句中,不存在语序倒置现象的一句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解析:A项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B项应为“望中犹记,扬州路烽火”;C项应为“西风卷帘”。
答案:D
4.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暗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与后文的“黄花”相照应,“黄花”即菊花。词人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
B.帘卷西风——“西风”指秋风,在古代诗词中,“东风”常指春天,“南风”常指“夏天”,“西风”常指秋天,“朔风”常指冬天。
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是指天气忽暖忽冷,变化无常,词人在这里写的是秋天时节的天气;我们现在常用这个词来写“春天刚刚变暖,还有点寒冷”的情态。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里写细雨打梧桐之声,以声衬情。这雨不似打在梧桐上,倒似打在词人心上,一滴滴,一声声,让人不能自抑。
解析:A项“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错。
……
第二单元 宋代词风
7 李清照词两首
课时跟踪检测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次第(dì) 乍暖(zà)
东篱(lí) 梧桐(wú)
B.纱厨(chú) 憔悴(qiáo)
寻觅(nì) 瑞脑(ruì)
C.凄惨(qī) 玉枕(zhěn)
堪摘(kān) 将息(jiānɡ)
D.堆积(duī) 杯盏(zǎn)
销魂(xiāo) 莫道(mò)
解析:A项,“乍”应读zhà ;B项,“觅”应读mì ;D项,“盏”应读zhǎn 。
答案:C
2.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解析:C项运用了对比手法,其他三项运用了借代。
答案:C
3.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解析:C项应是“最难/将息”。
答案:C
4.李清照属于婉约派词人,但也不乏豪放之作,从下列语句中,选出属于豪放风格的一句( )
A.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桂花》)
B.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
C.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傲》)
D.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菩萨蛮》)
答案:C
5.下列对各句所表现的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