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5/1 22:00: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0390字。

  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搞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它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革命实践孕育革命文化。一部革命文化的产生、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史。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革命文化源于伟大的革命实践,有了革命斗争实践才有革命文化。研究革命文化,必须研究革命斗争,包括军事斗争、经济斗争等。这些革命斗争实践为革命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其蕴含的不畏牺牲、乐于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成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特质。同时,革命文化也为革命实践的发展提供动力。例如,延安精神来源于党在延安时期坚持敌后抗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的革命实践;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价值,正在于其中蕴含的精神要素对延安时期乃至今天的奋斗实践产生的指导、鼓舞和借鉴意义。
  没有理论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马克思主义是揭示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革命实践与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蕴合的核心要素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比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蕴含的鲜明的群众观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容。
  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创造的,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有了中国革命,才孕育和形成了革命文化。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曲折艰辛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充分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坚持用革命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系统地领导人民群众在以不同方式参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革命文化。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由于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和丰富发展的,因此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泛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创造性,成为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
  (摘编自朱喜坤《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革命文化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源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等革命实践。
  B.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当代的文化自信,必须着眼于和立足于革命文化。
  C. 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军事斗争、经济斗争等革命实践,孕育了伟大的革命文化。
  D. 革命文化和革命实践 共生互促关系,因而革命文化指引着革命实践取得成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宗明义,明确指出了革命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B. 文章用延安精神举例论证了“革命实践孕育革命文化”,并阐述革命文化的作用。
  C. 文章从理论自觉的层面,列举事例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形成革命文化。
  D. 文章中间部分展开论证,结尾照应开头,使全文形成“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革命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革命精神,还包括奋斗精神和创业精神等。
  B. 若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就难以产生革命文化。
  C. 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只要参加革命实践,人民群众就能创造革命文化。
  D.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两种群众观念,不属于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D项,“共生”不符合文意,原文意思是革命文化源于革命实践,两者不是共生关系;“革命文化指引着革命实践取得成功”表述错误,原文提到革命文化为革命实践的发展提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世纪5 0年代,在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的“四无”条件下,中国汽车工业迈出了极其艰难的第一步。1957年,中国的汽车开始在外国汽车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再创造。1958年,代表当时中国汽车制造最高水平的“红旗”轿车问世,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自行设计和生产国产高级轿车。
  70年代末,“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中国汽车工业愈发意识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