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课件是针对高中第五册读本<金铜仙人辞汉歌>的赏析而作,共15张。教案约4160字。
从《金铜仙人辞汉歌》看咏史诗的鉴赏
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大家对诗歌鉴赏题是敬而远之、惹不起就躲,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想到啥就写啥?这两者都不可取,前者太懦弱,后者又太听天由命,都不可取。诗歌鉴赏到底怎样才能拿到高分呢?我们先看下面一题:
(2006绍兴)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 李商隐 垂 柳 唐彦谦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请简要说说这两首诗在表达诗在表达主旨的技巧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分析:事实上我们明确了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的话,其在表达主旨的技巧上的共同点就不难得出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来。前者借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来抒发诗人身世之感,寄托自伤迟暮,自叹身世之感受;后者借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丽的垂柳,来寄托诗人愤世嫉俗之情。
复习巩固:掌握诗歌种类的特点,有助于整体理解诗歌。从诗歌的题材来看,我们把诗歌分为以下几类:咏怀诗,咏史诗,边塞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
这节课我们就从《金铜仙人辞汉歌》来看一下咏史诗如何赏析。
咏史诗知识链接: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高二时我们学习过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为一炉,怀古而伤今。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刘禹锡、杜牧等。刘禹锡的咏史诗名篇有《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杜牧的咏史绝句被人称为“二十八字史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足见其艺术造诣之深,其咏史诗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登乐游原》、《题乌江亭》等。
鉴赏咏史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如果弄清了上述问题,那么,对这一类咏史诗的内容也就基本掌握了。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
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