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课时跟踪训练
- 资源简介:
约5570字。
辛弃疾词两首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巷陌(mó) 鲈鱼(lú) 断鸿(hóng) 献愁供恨(gòng)
B.廉颇(pō) 遥岑(cén) 金戈(gē) 舞榭歌台(xiè)
C.狼居胥(xù) 元嘉(jiā) 螺髻(jí) 烽火(fēng)
D.仲谋(zhōng) 堪脍(huì) 登临(lín) 揾英雄泪(wè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舞榭歌台 沧皇 烽火 惶恐
B.金弋铁马 扬州 巷陌 蕴含
C.玉簪螺髻 鲈鱼 栏竿 嬴政
D.脍炙人口 岑寂 揾泪 寻觅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普通,平常)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依靠,靠)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请、让)
把吴钩看了(佩带的宝刀)
C.休说鲈鱼堪脍(把鱼、肉切细)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业绩)
D.求田问舍(求取,要取)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草率出兵)
4、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D.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5、下列加粗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当年:往昔
B.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路:宋代行政区划名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淘:冲洗
D.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可堪:能够
6、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词都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B.两首词都用典故,前者借以讥讽当时朝廷,后者借以抒发情怀。
C.两首词都是豪放派词人所写,前者雄奇、奔放,后者慷慨、沉郁。
D.两首词都以怀古为题,怀念古代英雄,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怀。
7、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词中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开始,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自己,联系当今的抗金形势,抒发感慨。作者回忆四十三年前异族统治者在南下扬州的路上大肆屠杀人民的罪行,以及反抗斗争的如火如荼。
B.辛弃疾不但在词中抒写抗金、恢复的大题材、大感慨,而且在词中歌咏自然风光,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在艺术创造上,辛弃疾经过多种探讨与尝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C.苏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其代表人物为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等。
D.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