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2/1 21:18: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7540字。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我曾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中国哲学总是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由觉解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摘编自冯友兰《人生的境界》,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在做各自的事,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完全不相同。
  B. 自然境界就是指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做事顺着本能或者按照社会习俗去做,没有任何觉解的境界。
  C. 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在于人有觉解,觉解就是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
  D. 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只要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一些了解,就能达到天地境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论述“圣人不可能也不需要表演奇迹”的内容,是为了论证“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的观点,属于道理论证。
  B. 文章主体部分分别论述四种人生境界的内涵和具体表现,从低级向高级,层层递进,内容充实,思路清晰。
  C. 文章最后三段阐述了哲学的任务是提升人的境界等内容,也点明了中国哲学既人世又出世的特征,展望了中国哲学的未来。
  D. 文章开篇提出觉解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总的指出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大致可以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在道德境界的人,他们眼界开阔,也许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B. 中国的哲学既是入世又是出世的,所以中国的圣人既是入世而又是出世的,将来中国哲学可能对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C. 想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并且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寻常的事,而需要在觉悟状态下做平常的事。
  D. 功利境界的人,他们做事的出发点是利己,是人现在就是的人,但他们不一定是不道德的人。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与其他任何个人的完全不相同”错。原文说“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故应该是“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
  B项,“没有任何觉解的境界”错。原文说“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由此可知,有的是“不甚觉解”,不能说“没有任何觉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增至2.54亿,占总人口的18.1%。有人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87亿,人口老龄化水平将升至34.8%左右。当老龄化社会遭遇“手机扫码时代”,两者如何并行不悖,让老年人也安享便利?2020年重阳节之际,记者对此展开走访调查。
  因疫情原因,如今很多公园要求游客出示健康码,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一些老年人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