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我看廉颇
- 资源简介:
约2600字。
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我看廉颇
战国时,门客出身的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最终完璧归赵。后又在渑池之会上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因此,蔺相如被屡次加官至上卿,位列廉颇之右。为此,廉颇很不服气。他认为,蔺相如只是一介书生,出身低微,却凭口舌之功比自己位高,所以屡次扬言,见面后一定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以国家大局为重,每逢上朝就请病假,尽量不与廉颇相见。廉颇得知原委后,深感惭愧,立即负荆请罪。两人从此齐心协力,共同辅佐赵王,成就了“将相和”的美谈。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写作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材料先说了将相和的历史故事,再引用司马迁的两句评论。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蔺相如的智慧,能完璧归赵;更能看出蔺相如的忠诚,能以国家大局为重,忍辱负重,默默承受廉颇的羞辱。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到廉颇的勇,他勇猛善战,坚守边防,能保卫国家安全;更能看出廉颇博大的胸襟,他知错能改,能放下身价负荆请罪,最终赢得将相和合。从司马迁的评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蔺相如除了智慧,忠诚,还有勇气,没有勇气,是不敢前往秦国,在秦王手中夺回和氏璧的。廉颇能放下身价,知错改错,也是勇气的表现。作文要求写读后感,在班级读书会上进行讨论,廉颇和蔺相如两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来分析,不管是选择廉颇还是选择蔺相如都要找准切入点,做深度分析。可以写蔺相如的以国家利益为重、回避忍让的大度;也可以写廉颇的知错就改、负荆请罪的难能可贵。材料的最佳立意就应该是:1.胸怀公心,行有协力。2.放下成见,求同存异。当然,如果也可以有侧重点地从蔺相如角度立意,如:心怀天下,以退为进。也可以有侧重点地从廉颇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