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偏差学生归因研究——离家出走学生的个案思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19 22:10:5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00字。
行为偏差学生归因研究——离家出走学生的个案思考
浙江省富阳市大源中学 语文组 李翔(311413)
引言:青少年步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表现出心理不稳定和身心发展不平衡,从而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青少年独立意识增强和独立能力不足而产生学生的离家出走行为严重的影响了家庭、学校和个人。
正文:
案例背景
随着教改的深入,虽然各方面的状况有所好转,但学生的厌学和离家出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且情况似乎在恶化,综合各方面,尤其在社会、学校、家庭期望和学生个体心理承受力的矛盾中,学生出现逃学和离家出走的情况数见不鲜了。
案主基本情况
周某,男,18岁,高二学生。该生小时候比较懂事,父母较少操心他的学业,在邻居的眼中是听话的孩子。小学开始到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水平。初二下半学期,成绩开始下滑,初三中考成绩够不到普高的最低分数线。家长认为,孩子上大学才有出路,读职高不会有大出息,花了较大的代价,让他进入高中学习。入学以来,该生的表现一般,偶尔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前班主任对其的评价,为人老实,本分,能遵守纪律,学习目的不明,主动性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
案例回溯
镜头1:2002年9月4日,晚自修,数学老师辅导。课后,数学老师把周某和楼某(同班同学)叫到办公室,说两人上课谈天,要求严厉的教育。周某陈述了过程,楼某向他借笔,他没有,又向其他人借,老师就要他和楼某离开教室,老师在上课时说过,谁说话谁就出去(离开教室),而且楼某说话也很轻,凭什么就要离开教室。
    我先让两个学生回教室,和数学老师简单地解释后,找了一个他们旁边的同学招来了解情况:他们在借笔,说话也不是太大,老师就要他们出去。之后,我找来周某问他对这事有什么想法。他说没有,只是小声地说:“只是借支笔,又没说话。”我告诉他说:“借笔是没错的,但为什么要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你离开教室,也不过是为了能清楚地了解事情。你为什么对她喊呢?”他低下头,小声说:“又不是我借笔。”我有提醒他:“老师来说你,是为你好。什么都不管你,那对你有什么好处。”他这时说“那我去向老师道歉。”说着就要去找数学老师。我说:“这样就对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