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
- 资源简介:
约7490字。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
预测一、知恩图报,且知方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关于报恩的故事。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帮助汉高祖打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窘。他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果断地救济他,给他饭吃。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给她吃,送她黄金一千两以答谢她的恩情。
《韩非子》里说了关于管仲的这样一个故事:在齐国的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王位的过程中,公子纠失败,当时辅佐公子纠的管仲在鲁国被抓住,将押往齐国,经过绮乌这个地方时,又饥又渴,守边境的人跪下来喂给他食物,趁机问管仲:“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没有死,反而被任用了,你拿什么来报答我呢?”管仲回答他说:“如果按你说的那样,我会用贤使能,论功行赏,我还能拿什么来报答你呢?”守边境的人心里怨恨他。
如果你在人才招聘现场,面试考官给了你这两段材料,让你做一个即兴发言,请你拟写一个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试题提供的写作情境包括两部分。一是材料部分提供的韩信报恩和管仲的不以公职报私恩故事:韩信的行为体现的是知恩图报,是“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朴素思想;管仲的行为体现的是公私分明,是执政者对待私人恩情和治国理政时应该坚守的原则,即私恩不能公谢,不能用公权来报私恩。考生要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思考,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发言的场合是人才招聘会现场,发言的身份是求职者,发言的目的是找工作,发言的听众是面试考官,考生要认真思考面试考官给这两则故事的意图,考官是想考查求职者对感恩报恩和公私关系的认识,考生要在文章中针对此二者谈思考,谈认识,并进行辨析。写作文体是发言稿,考生写作时要有身份意识和交流意识,在阐述自己的见解时要注意礼貌用语。
3.价值判断的限制。韩信的行为体现的是知恩图报,管仲的行为体现的是公私分明。二人的做法都是正确的,都符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