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9110字,答案扫描。
黑龙江省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2年1月6日 考试时长: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承载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交流的智慧与情感。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人心,作为中华文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丝路文化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重要的地位。从历史来看,丝绸之路存在时间长达2000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是地球上路线最长、地理最复杂的交通路线网。丝路为我们带来了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财富与文化启迪。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这一词语,自此,这条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一美丽的名字,被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并广泛运用。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早期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唐代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人们在这条路上通商、旅行、互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以及他们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丝路。
在历史洪流中,丝绸之路不但没有随时间消失,反而一次次焕发出新光彩。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丝绸之路研究计划”,并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2014年6月,由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条线路上,文化在交融中创新传播的见证处处可见:陕西省彬县大佛寺,石窟用阿弥陀佛取代释迦牟尼形象,展现了佛教东传至中原后的中国化;新疆吐鲁番的高昌故城展现城市文化、建筑技术、多种宗教和多民族文化在吐鲁番盆地的交流传播;吉尔吉斯斯坦的新城则融合突厥、印度、采特和中国文化,记录了那段辉煌的丝路岁月。
丝绸之路上,各种文明之间相互吸引、文化共生。丝路跨越不同国家地区,跨越不同宗教和种族,跨越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打通了文明交融的通道;而兼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中华文明,不断吸取外部世界的文明元素,内化为自身发展的强大生命力,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了解了中国故事,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与交融谱写了新的篇章。
(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各国商贸往来的路线网,也是与世界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通道。
B.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直到郑和下西洋之前,陆上丝绸之路始终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
C.李希霍芬最先使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后来被学术界和大众接受,并被普遍运用。
D.丝绸之路上的故事,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追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肯定了丝路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B.文章第三段用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阿凡提的故事说明了丝路文化的多样性。
C.文章第四段在论证丝绸之路焕发新光彩时,先举例分析,再整体概括,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脉络清晰,既论述了丝绸之路的缘起与发展,也指明了丝路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超越了“路”的地理范畴和“丝绸”的物质范畴,丝路文化也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人心,丝绸之路的作用再次凸显,并且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重要的地位。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体现出丝绸之路在不同文化交流传播方面的独特价值。
D.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跨越了世界四大古文明,打通了不同文明之间交融的通道,催生了一系列文化成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说到数字经济,2016年G20峰会上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