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4/23 22:10: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7900字。

  2022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语委日前联合印发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2025年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通过“三大行动”,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政策举措,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法制建设、强化评估监测四个方面提出保障要求。
  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简称“通语”,是国家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在当代中国就是普通话和简体汉字。通语是相对于少数族群使用的语言文字而言的。在现实社会中,通语使用范围和程度往往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素质、思维观念等密切相关。总体上来看,通语普及程度高的地方,往往市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程度高,民众思维开放;反之,通语普及程度低的地方,其区域经济往往比较落后,民众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思维认知、家庭教育也相对落后。
  ③通语普及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这种线性相关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社会根源。早在1966年,有语言学家就说:“一个语言极度繁杂的国家,总是不发达的或半发达的;而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总是具有高度的语言统一性。”有学者在对统计数据做实证分析后发现,劳动者语言文字能力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程度在11.62%至15.60%之间,其内在逻辑主要在于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增加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语言文字不只是语言文字,更是一种文化资本,是一种身体化的资本形式,它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劳动者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意味着劳动力资源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促进经济繁荣发展与社会进步。
  ④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在脱贫攻坚战中,语言扶贫被当作是“一项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扶贫措施”。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了“加强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特困群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等语言扶贫举措。当前,我们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同时也迎来了乡村全面振兴的艰巨任务,更需要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素质,修筑乡村振兴的“‘通语’大道”,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⑤当然,在做好通语推广普及的同时,还应处理好通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地方方言的关系,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形成通语推广普及与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保护的有机统一,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这本身也是乡村全面振兴课题中的应有之义。
  (摘编自钟超《修筑乡村振兴的“‘通语’大道”》,原载《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四五”期间,教育部等部门将从加强组织领导等四个方面保障通语的推广普及。
  B. 通语是相对于少数族群使用的语言文字而言,由国家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
  C. 一个地区的通语普及程度越高,往往该地区的市场经济越发达、民众思维越开放。
  D.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消除了绝对贫困,完成了乡村全面振兴任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论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总领全文。
  B. 文章第③段引用有关语言学家的论述,论证了通语普及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C. 文章第④段以早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为例,说明国家对语言扶贫的高度重视。
  D. 文章最后指明推广普及通语的同时,应处理好通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地方方言的关系,论述严谨周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研究表明,劳动者语言文字能力对其收人存在一定的影响,劳动者语言文字能力越强其经济收入就越高。
  B. 提升劳动者语言文字能力是提高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促进经济繁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首要途径。
  C. 语言扶贫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发挥通语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乡村振兴就不再需要“输血”。
  D. 在文化方面,推广普及通语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有机统一,将有助于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1~3题答案】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完成了乡村全面振兴任务”错误,把未然当已然。由原文“我们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同时也迎来了乡村全面振兴的艰巨任务,更需要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可知,原文说的是“迎来了乡村全面振兴的艰巨任务”,而不是“完成了乡村全面振兴任务”。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总领全文”的说法错误。本文围绕“修筑乡村振兴的‘通语’大道”,第①段是对方案内容总体概述,没有对全篇文章中心内容进行概括。第②段论述了通语与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素质、思维观念等联系;第③段论证了通语普及程度与区域经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