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昆虫记》专项训练
- 资源简介:
约41170字。
初中语文名著专项训练-《昆虫记》
1.《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关于萤火虫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萤火虫是素食主义者。
B.萤火虫可以自由控制它的发光器。
C.雌萤火虫的灯光是用来迷惑天敌的。
D.萤火虫的卵不能发光。
2.下列选项中有关《昆虫记》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像美术家-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抒写”罗思丹这句话中的“大科学家”指的是法布尔。
B.《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首先是因为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其次则源于他高超的写作技巧。
C.科普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增进大众对科学的了解。
D.《昆虫记》被毒蝎子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3.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昆虫记》是一篇科普作品,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B.《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足足花了三十年时间写成这本巨著,罗曼??罗兰称他为“掌握田野无数小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C.《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作者的独特研究方法有关,他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触角、上鄂等,努力思考这些器官的功能。
D.在法布尔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读来情趣盎然。
4.下列关于法布尔《昆虫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时间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B.《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悦的精神盛宴。
C.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可见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D.《昆虫记》语言庄重质朴,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法布尔也因此被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5.阅读像《昆虫记》之类的科普作品时,我们在读书方法上应注意些什么?请任选其中的一条介绍给同学听。
6.阅读下面两段文字,你认为哪一段是法布尔的作品?请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
【甲】
胸部具翅两对、足三对;前胸细长,前足粗大,其股节和胫节有刺,用以捕捉害虫。
【乙】
身体轻盈,淡绿的体色,长长的翅膀像纱罗一样,它看起来甚至不乏优雅呢!没有张开来像剪刀一样的凶狠的大颚,小嘴尖尖。前足腿节像个扁平的梭子,内侧有两行钢锯。
7.昆虫世界要评选“最强大脑”“音乐大师”“劳动模范”“最美佳丽”,请你从法布尔的《昆虫记》中挑选出一种昆虫参加一项评比,结合相关内容,写一份推荐词。
示例:我推荐《昆虫记》中的红蚂蚁参评“最强大脑”。红蚂蚁具有神奇的记忆力,能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能记住回家的路。它们是名副其实的“最强大脑”。
8.名著阅读
【文本一】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