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知识点归纳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八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17 20:47: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1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110字。

  八下名著《经典常谈》导读+语录摘录+作品选读+名家评价+阅读练习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原籍浙江绍兴,因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留学英国,专攻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最为人知的是散文的艺术成就,其散文曾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先生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领域,也都有很高的成就。
  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诗集《踪迹》等,学术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
  【作品简介】
  《经典常谈》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 《尚书》、 《诗经》 、《三礼》 、《春秋三传》 、《四书》、《战国策》、 《史记》 、《汉书》 、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创作背景】
  当朱自清写《经典常谈》时,“新文学”与“新文化”已经站稳脚跟,开始担负起参与“抗战救国”的历史责任。因此曾经对于传统经典持有激烈批判态度的“新文化人”也转向表彰其间的积极因素,肯定其在“国民教育”中作为“文化训练”载体的重要作用。但态度调整并非简单的立场反复,“新文化人”依旧是在当初“新文化运动”的延长线上完成的对于传统的接纳。
  《经典常谈》虽是一本小书,但昭示的却是“新文化人”自我演进的大道。朱自清凭借其站在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与教育史的多重背景的交汇处,为“新文化人”应当如何回应这一问题成功地“发凡起例”。
  【语句摘录】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者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
  ??中国文字相传是皇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
  ??政治的良好只在诚信的感应,只要君主的道德好,臣民自然风从,用不到威力和鬼神的压迫,这叫做德治主义。
  ??如闻朱先生馨颜,不觉仰首伸眉,困倦顿消。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一本入门书。一部小书,历经数年而成,可见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