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800字。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课内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用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典范。
B.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和泥地里劳作,将劳动人民的勤劳表现得淋漓尽致。
C.从全诗来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一句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
D.诗歌的语言凝练,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押韵和谐,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
B.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劳作与在泥地里劳作,将劳动人民的勤劳表现得淋漓尽致。
C.全诗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结合,参差错落,能充分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D.诗歌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一唱三叹、余味无穷,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4.“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请简要分析本句的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5.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6.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①,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选自《诗经•郑风》)
【注】①挑(tāo)兮达(tà)兮:独自徘徊的样子。
7.仿照下面的形式,完成前两章的白话诗翻译。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__________
8.“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两句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五津”写出了朋友要去的地方,“望五津”实写,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切。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我们都是即将要远离故乡的人,离别是常事,不必为此感伤。
C.尾联与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都表现出对前途不明的迷茫。
D.本诗没有送别诗中的悲苦缠绵,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10.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的“无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___________。
12.本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