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1660字。
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习近平在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文艺创作与伦理道德的内在统一性,倡导文学艺术家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以创作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优秀艺术作品,提出了新时代文学艺术的伦理道德要求和鉴赏批评标准。在新时代,重申文艺批评的道德伦理维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时代要求。
从文艺批评的历史看,古今中外许多文学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十分重视美与善的统一。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与批评传统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始终强调尽善尽美的美善统一的批评标准,将文艺的价值观念归依于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如《毛诗序》所说“发乎情,止乎礼义”,就是要求文学艺术要以情化人、以美教人。这些思想后来发展为“文以载道”的文学艺术理念,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艺道德批评传统。在西方文艺理论与批评传统中,注重文艺的伦理道德批评维度也同样源远流长。亚里士多德强调:“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通过善来证明美的合理合法性,提出了美善统一的文艺价值观念。
新时代文艺的伦理道德批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准则,以符合人类生存发展为共同追求,是全民共同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尺度的高度凝练,其具体表现为时代性、传统性和普适性三个重要特征。
新时代文艺伦理道德批评的时代性特征。作为时代性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尺度,提倡文艺批评的伦理道德维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新的文艺批评道德价值体系。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作为一种时代的精神表征,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势必要体现自己时代的伦理道德共识,并努力将其价值意义以艺术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文艺伦理道德批评从当代道德立场出发,对文艺作品进行道德伦理的价值判断,既是文艺社会功能的体现,又是文艺时代特征的表征。
新时代文艺伦理道德批评的传统性特征。作为传统继承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尺度,文艺批评的伦理道德维度是在继承人类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具有内在文化内涵的道德价值体系。正如文化需要历史的传承性一样,任何时代的伦理道德价值同样需要历史的传承。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优秀民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道德,重建价值信仰体系,增强文化自信,就成为新时代所赋予文学艺术的神圣使命。
新时代文艺伦理道德批评的普适性特征。作为普适性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尺度,提倡文艺批评的伦理道德维度是一种要求全民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虽然现代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多样,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个人,其基本道德行为和价值选择,都不能离开社会公共领域的基本道德原则,这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廷立在全民共识的普遍性基础上的,因此,它是一种基础性的伦理道德要求。普适性的伦理道德价值,是文化之所以具有永恒魅力的必要条件之一,这就要求文艺批评应该以普适性价值为尺度,对文学艺术创作提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以确保文学艺术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摘编自谢纳《明德以引领风尚;新时代文艺批评的伦理道德维度》
材料二:
建设性的文艺批评,既涉及文艺批评的目的与态度,也关乎文艺批评的能力与功效。文艺批评的根本意义,在于以准确的阅读感受和深切的审美判断,与作者对话,与读者交流。这种相互砥砺、彼此互动的目的与初心,必然要求批评态度的与人为善、以文会友。文艺批评的作用在于促进创作、影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乎情,止乎礼义”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将文艺的价值观念归依于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的体现。
B.文化需要历史的传承性,同样,任何时代的伦理道德文化也都是在继承传统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完成的。
C.新时代赋予文学艺术的神圣使命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道德,重建价值信仰体系,增强文化自信。
D.建设性的文艺批评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而是要促进作者与读者对话,达到作者与读者彼此互动的目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文艺伦理道德批评的基本准则,是全民共同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尺度的高度凝练。
B.因为文艺伦理道德批评要从当代道德立场出发,所以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势必要体现自己时代的伦理道德共识。
C.现代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多样,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也同样有基本道德行为和价值选择的自由。
D.抓住文艺作品中的某一点而发表吹捧或攻击性的评论,不符合建设性的文艺批评要求,不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迭项中最符合建设性文艺批评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北大历史学某教授批评《文史哲》杂志刊发了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文章。
B.某学者批评当下文艺创作浮躁凤气,呼吁创作者聆听人民心声,反映人民生活。
C某学者在评论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的屎尿体诗歌时,称她是中国的波德莱尔。
D.某学者写作的影评大部分在评述该影视作品导演“辍学”逃学”等人生经历。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
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新时代的文艺批评应该如何发展?
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暖暖的麦香
李忠元
太阳像个大火球,低低地挂在头顶,烤得人汗流浃背。周月独自站在地头,手搭凉棚,不停地向远处张望。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麦子金黄金黄的,风儿起处,金波涌浪,飘来阵阵麦香,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从头顶盘旋而过,更让周月心生无限焦虑。
此时正逢酷夏,正是麦收的黄金时节,如果再不收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