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60字。
湖南高考作文《谈意气》作品选登
1号作品:《谈意气》
我从来不认为“性情中人”是什么好人。一个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骂娘就骂娘,想干架就干架,都算不上美德,猪也是这么干的。虽然这时代人和猪的差别不大,至少人还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一年春天我去养殖场玩,看见一头发情的公猪满圈狂奔,声声怒吼,几次都要跃墙而出,与这猪比起来,人就显得虚伪一些,不够性情。众所周知,人也会发情,不过很少见到发得这么壮烈的。古人说:屈己而从人,是为君子。在个性化的时代,再提这话,未免显得委屈,不过自己一点不屈,光屈别人,那跟野兽也没什么区别,所以还是克制一点比较好,不能一味意气用事,文明的基础就是克制。
我初中时学过一篇课文,是《红楼梦》的选段,里面说薛蟠“弄性尚气”,我问老师这四个字什么意思,老师说就是“玩弄女性,经常生气”,我那时深以为然,后来自己也读了几本书,才知道老师理解错了,“弄性尚气”跟流氓没什么关系,其实就是六个字:使性子,耍脾气,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意气用事。薛蟠的遭遇比较可怜,虽然这人比较有趣,诗也作得好,最后还是被人摁在泥里一顿饱打,这就是意气用事的下场。
拿这个标准去读历史最有意思,古往今来做大事的无非两种人:一种是性情中人,喜欢意气用事;另一种不那么性情,知道克制。到最后第一种人往往要听第二种人的。比如张飞是个性情中人,他要听刘备的,子路是个性情中人,他也要听孔子的。这说明太意气用事不容易当领导,能当领导的,一般都明白个中诀窍:有话不能明说,有事不能明干,有脾气不能乱发。
意气用事,就意味着不计后果。我活了三十多年,见过不少阵仗,小时候的伙伴,有坐牢的,也有被人打死的,其实分析原因,不过也就是在关键时刻没忍住,多说了一句话,然后就伸手见红,各死各伤。我高中有一个同学,成绩很好,作文尤其出色。就在1992年高考前一个月,他到游戏厅去玩电子游戏,跟人争位子,也不知道怎么就吵了起来,最后被人连捅了十七刀,当晚就死了,死的时候只有十八岁。
后来每到高考时节,我就会想起这件事。那个同学活到现在也该有三十多岁了,也许早就娶妻生子,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