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00字。
出口能达意,下笔能成章
四川省中江县隆兴学校 刘小平
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作文难教”“作文难写”却长期困扰着我们师生。那么,如何才能走出作文教学的低谷,让学生“出口能达意,下笔能成章”呢?下面谈谈笔者的浅见。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想写作文。
兴趣是一切动力之源,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常常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激活其作文的内驱力,让学生想写作文。
第一,用故事激趣。我平时喜欢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利用介绍作家生平和写作背景之机,绘声绘色地跟他们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许多著名作家的经历和他们的创作故事,用以激发他们对这些作家的敬佩感。如司马迁甘受宫刑而不屈,用尽一生的心血铸就宏篇巨著——《史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十年辛苦不寻常,“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穷困潦倒的吴敬梓为完成《儒林外史》,严冬之夜环城徒步跑,暖身之后继续写作到天明;苏轼为弄清石钟山得名由来“夜泊绝壁”……这样就能使学生感到“写作的伟大和意义”。
第二,用美文激趣。在教学古今中外的美文时,我常常以此作范文,通过深情并茂的反复朗读,通过绘声绘色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对美文的热爱之情,激活他们的文学细胞和写作细胞。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模仿其选材立意和构思谋篇的方法,写类似的文章。如学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让学生写一个片断来表现母爱。有个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这样写道:
清晨,才刚七点,讨厌的妈妈就将我从酣梦中拖了起来。我好不高兴地来到饭厅,只见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早餐——特为我准备的。
“赶快吃吧,小公主,吃完好上学去!”
我没好气地坐下吃早饭。可无论怎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