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时事热点:短视频应该老少咸宜,不能“老少不宜”
- 资源简介:
约13310字。
目 录
短视频应该老少咸宜,不能“老少不宜” 1
炫富抄袭虚假营销,短视频乱象在“暴击”一老一小 2
“向俗而生”:短视频发展趋势及内容价值回归 7
对短视频爆款逻辑,我们需要再认识 15
短视频要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17
短视频应该老少咸宜,不能“老少不宜”
抄袭模仿、低俗擦边、耸人听闻的谣言、千篇一律的剧本……不少人直呼想刷到有营养有价值的短视频已变成一件难事。不仅如此,虚假营销、不良价值观引导以及短视频沉迷等问题更让青少年和老年人屡屡受困。据中国青年报调查报道,本该老少咸宜的短视频已经成为老少不宜的劣质货。
既然很多短视频内容如此不堪、价值污浊混乱,为什么老人和小孩还是乐此不疲,刷新不止?一方面短视频时间短、配乐夸张、内容五花八门、剪辑节奏快,非常容易让人观看上瘾。再加上平台算法的推荐加持,刷的视频越多、看的时间越长、同类内容也就越多,形成了瀑布流式的不断刷新。另一方面也由于这两类群体生活比较单调,家人的陪伴交流较少,对短视频缺乏判断力。特别是老年人,对飞速发展的网络生态缺乏了解,一些年轻人很容易识破的骗局,在老年人那里容易大行其道。以上种种,也就导致了劣质短视频横冲直撞,欺老骗少。
短视频虽短,长此以往,危害甚大。青少年过度沉浸在短视频的感官刺激中,容易精神空虚,导致专注力丧失,缺乏深度学习和阅读的能力。事实上,短视频中的“玩梗”、“饭圈”用语,已经侵蚀孩子们的语言体系,妨害了正常的逻辑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一些明晃晃地表达炫富倾向、低级趣味、擦边丑态、校园暴力的短视频,更是会扭曲孩子们的价值观,吸引其模仿学习,流毒巨大。老年人经常在家庭群中转发的一些标题党、小作文式的短视频,不仅于家庭团结毫无意义,更有可能充当谣言的扩音器、中介站。
多项研究数据表明,一老一少已经成为短视频的重点围猎对象。7月13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未成年人短视频使用与学习研究报告》显示,82.9%的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农村、中学生、学习负担重、亲子关系不好的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比例更高、更深。而据社交媒体管理平台科握发布的《2023银发经济下的社交媒体营销》白皮书显示,60岁以上的网民中有80%平均每天会花1.5小时刷短视频。六旬女子沉迷和假靳东谈恋爱、小学生模仿短视频酿悲剧、老人相信短视频理财被骗等新闻,更是经常出现。
短视频是变相的“技术多巴胺”,让老人孩子都欲罢不能,过度观看不仅危害身心健康,更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可喜的是,国家正以雷霆之力痛击短视频乱象。7月10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