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32740字。
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一日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
(2)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
(3)李密在《陈情表》中运用含有比喻的句子“ , ”,表达了他要对祖母尽孝,终其天年的愿望。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解答】故答案为:
(1)天下归仁焉(重点字:归)
(2)重湖叠巘清嘉 望海潮(重点字:嘉)
(3)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重点字:乞)
【点评】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
2. 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 分)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乘坐飞机、高铁需要刷脸,观看演出、赛事需要刷脸,办理各种业务需要刷脸。 。 , , , 。随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们应当警惕技术“失范”。
① 这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底层逻辑
② 对自然人进行身份识别
③ 以人工智能化数据比对
④ 可以说我刷脸,故我在
⑤ 将人脸图像信息数字化
A.①④⑤③② B.①③⑤②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⑤③②①
(2)以下是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活动通知,为吸引社区居民参加,需要修改,请在横线上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写出提出该条建议的原因。(3 分)
活动通知
居民朋友们: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活动,欢迎大家参加!
活动时间:2023年12月30日上午9:00-11:00
活动地点:区卫生服务中心1号楼报告厅
活动人员:本社区居民
活动要求:准时入场,不要喧哗,手机静音,提问有序。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3年11月30日
修改建议:
提出建议的原因: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5分)
(一)
①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应被认定为作品,是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从目前有关人工智能的各种报道和描述来看,至少在现阶段,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与为形成作品所需的智力创作存在本质区别。以修图软件为例,它可利用 “深度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将照片或图片处理成印象派等各种绘画风格。如仅从结果来看,多数人都会以为是画家绘制而成。然而,该项人工智能对照片或图片的处理,与绘画者根据照片或图片创作同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