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9份)
-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
1.《三峡》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
2.《答谢中书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
3.《记承天寺夜游》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
4.《与朱元思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
6.《富贵不能淫》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
8.《愚公移山》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
9.《周亚夫军细柳》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三峡》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重点字词: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xī)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
沿溯(sù)阻绝:意思是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素湍(tuān):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 (yǎn):极高的山峰。
飞漱(shù):飞速地往下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
良:甚,很。
晴初:天刚放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肃:肃杀,凄寒。
属(zhǔ)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响:回声。
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重点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重点字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
念:考虑,想到。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子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盖:大概是。
但:只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重点句子: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文: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3.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重点字词: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环:围。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冑、盾之类。
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同“叛”,背叛。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重点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