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200字。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2024.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面对花卉的生长与凋零,宝玉总有对女性命运的颇多思考和感叹。
第二十七回,黛玉在山坡葬花的行为及其哀叹,触动了宝玉对女性命运的整体思考。第五十八回,写病后初愈的宝玉,在园中看到杏树花落叶稠,不由得感叹“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已到‘绿叶成阴子满枝’了”。由此,他想到邢岫烟已经定婚,从此“又少了一个好女儿”,想到杏树子落枝空,进而想到邢岫烟会红颜枯槁,不免陷入无限感伤。在这里,自然花卉的生长规律,与女性命运构成一种平行对照关系,让宝玉看到了女性命运的浓缩,这是人和花卉受制于同样自然规律的必然认识。尽管认识这种规律是一件极为稀松平常的事,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常常会在意识中屏蔽类似的感受,而宝玉却常常让自己的感觉世界充分打开,并自觉展开联想,显示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小说也借花卉传递和取舍,写出了宝玉与女性的情感维系,折射了宝玉与女性的品性特质。
第五十回,写诗社在雪天联句,宝玉不善于此。李纨就责罚他去栊翠庵向妙玉讨要红梅。众人都赞这样的责罚高雅有趣,而宝玉也是欣然前往。但耐人寻味的是,雪里红梅带来的彻骨寒与扑鼻香的感受张力,其实也贯通了李纨和妙玉的为人习性。妙玉出家为尼和李纨居家守寡,应该都是清心寡欲的。李纨抽取的花签是一枝老梅,也对此有所暗示。但李纨直言讨厌妙玉之为人,却又喜欢她庵里的红梅,这正是分层描写人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处。第五十二回,薛宝钗送一盆水仙花到潇湘馆,林黛玉转赠给宝玉,说不是不喜欢,而是屋子终日煎药,怕花香和药香串味。宝玉却求之不得,说屋子里花香药香各种香都要有。前者求纯粹,后者求齐全,由此看出两人的不同趣味和处世风格。
比较特殊的是,小说写花卉,写出了 ① 。
第六十二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写香菱和荁官玩斗草游戏,香菱拿出的是夫妻蕙,荳官拿不出对应的草,于是就笑话她思念出门很久的丈夫薛蟠,所以才编造夫妻蕙这样的名称。两人打闹起来,还弄脏了新的石榴裙。恰好贾宝玉也来玩斗草,他拿出并蒂莲,与香菱的夫妻蕙正好配对。接下来,宝玉让袭人把自己的新石榴裙换给香菱,又拉着香菱的手把夫妻蕙、并蒂莲埋在泥坑,其实是在各自的心里埋了一个秘密,也是把一种无法进一步发展的美好关系藏到了心里。超 然 客 公 众 号
有时候,小说也借助写花,写出了 ② 。
第二十五回写宝玉无意看到小丫鬟小红,对其产生好感。清早起来顾不得梳洗,就寻找她,但碍于院内大丫鬟的情面,不便明目张胆去找。所以,他借着欣赏院里的海棠花,让目光隔着花丛来悄悄四顾,看到远处有女子像小红,隔着花看不真切,只得转过一步再来看。脂评曾从视觉画面效果,引用了“隔花人远天涯近”的诗句来对比欣赏。而从心理角度看,花既是宝玉找人的借口,又成为他看人的障碍。小说借助人与花所处
的空间位置,来折射人物心理和人际关系,是更复杂、更值得注意的。
随着情节的发展,小说渐渐被家族的衰败和人物的悲剧气氛所笼罩,贾宝玉在晴雯死亡后,以几乎绝望的笔调写出《芙蓉女儿诔》。这篇抒发宝玉哀思和无奈的绝唱,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小说有关贾宝玉和花卉结缘书写的终结。
(节选自詹丹《<红楼梦>中的“因花写人”》)
材料二:
迎春无才无能无力,上不得贾府管理层的疼爱,下不得贾府仆人的尊重,于是顶着贵族小姐的名号却被买卖一样的嫁给了无情无义、禽兽不如的孙绍祖,最终落得一个“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的下场。而迎春花也正是这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女性命运与花卉一样,都受制于自然规律,一般人常会屏蔽这种相似性,而贾宝玉则会对此产生感慨。
B.曹雪芹通过红梅,表现出理应清心寡欲的李纨性格里面依然有好恶分明的部分,这体现了人性的微妙。
C.黛玉怕花香串味,知道宝玉喜欢齐全,因此将水仙花转送给他,这体现了两人不同的趣味和处世风格。
D.迎春没有元春的显贵,没有探春的果敢,也没有惜春的明了。迎春的命运也如迎春花一样的过早夭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中,宝玉借赏花看小红,花是他找人的借口,但又成为他看人的障碍,这是心理角度上的“隔花人远天涯近”。
B.材料一中,晴雯之死是小说悲剧气氛的情节体现,而《芙蓉女儿诔》可视作是小说有关贾宝玉和花卉结缘书写的终结。
C.材料二中,迎春无才无能无力,嫁给孙绍祖后被折磨致死的命运,与迎春花不耐东风、最早凋零的特点非常相似。
D.材料二中,无论是姜祺的《红楼梦诗》,还是赵师侠的《清平乐》,都论证了《红楼梦》“以花喻人”的写作特色。
3.下列回目中的相关情节,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因花写人”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B.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C.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D.憨湘云醉眠芍药絪
4.请结合上下文,将材料一画横线处内容填写完整,每处不超过25个字。(4分)
5.《红楼梦》第七十九回,宝玉得知迎春订亲后,十分伤心,吟诵了一首诗: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以花喻人”的。(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李陵
中岛敦(日)
在李陵投降匈奴之前,恰好是一年前,汉朝中郎将苏武被匈奴拘留在胡地。
单于以死威胁他投降,苏武宁死不降。单于派近臣卫律去,热心地向苏武劝降,结果卫律遭苏武怒骂一通,羞惭满面,再也撒手不管了。之后苏武被囚禁在地窖,餐毛饮雪,之后流放到北海要公羊产乳方许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