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素养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7890字。
2023—2024学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素养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18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我们头顶的星空既美丽又神秘。人类从dàn( )生起,就对它充满好奇,产生种种遐想,并用有限的想象力编织出许多神话故事,如“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等。如果说这些古代神话满足了人类精神上的需求,那么古代天文学的méng( )生,则是人类有意识地观察自然、观测宇宙,以满足生产生活之需的结果。为了耕种, 甲 ;为了出行, 乙 ;为了起居和休息, 丙 。这些都与日月星辰的天象变化有关。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诗人屈原就发出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天问……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dàn( )生 méng( )生 遂古之初( )
(2)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语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必须辨别方向
②人们需要了解季节和气候
③人们需要掌握时间
A. ③②①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3)写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
【答案】(1) ①. 诞 ②. 萌 ③. suì (2)D
(3)屈原发出天问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诞生:dàn shēng,(人)出生,也比喻事物形成。
萌生:méng shēng,开始起步;开始发生;有了某个念头。
遂古之初:suì gǔ zhī chū,远古之初,上古之初。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首先看为了耕种,了解季节和气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何时播种、何时收获等,所以②排在首位;接着看为了出行,辨别方向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准确到达目的地,①排在第二位;最后为了起居和休息,掌握时间可以合理安排作息,③排在第三位。所以答案是②①③;
故选 D。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主干提取。
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在“诗人屈原就发出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天问”这句话中,“诗人”是定语,修饰主语“屈原”;“发出”是谓语;“‘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是定语,修饰宾语“天问”;
故提取句子主干为:屈原发出天问。
2. 默写。
古诗文记录社会生活。“暮投石壕村,(1)____________”,记述了唐军四处抽丁补充兵力的故事;“(2)____________,两鬓苍苍十指黑”,反映出卖炭翁伐薪烧炭劳苦悲惨的生活。
古诗文抒写人间真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诗经??关雎》中,我们遇见了婉曲动人的美好爱情;(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我们懂得了江山难阻的真挚友情。
古诗文表达理想志趣。“使老有所终,(5)____________,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6)____________”,这是古人对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陆游如梅花般纵使凋落也依然芳香不改的精神和志趣。
【答案】 ①. 有吏夜捉人 ②. 满面尘灰烟火色 ③. 窈窕淑女 ④. 君子好逑 ⑤. 海内存知己 ⑥. 天涯若比邻 ⑦. 壮有所用 ⑧. 皆有所养 ⑨.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⑩. 只有香如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吏、窈、窕、淑、逑、碾”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61分)
(一)(8分)
整本书阅读,完成各小题。
3. 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有同学认为可将书名换成《保尔成长记》,你认可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4. 朱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带领保尔走向革命之路。除了朱赫来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