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岳飞和他的诗词创作

作者:佚名  时间:2007/4/24 13:20:1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357
  小的时候,虽然有文学梦,但不曾刻意去追求文学事业,写散文也是,不会专门雕刻内心和情感和思想,而是觉得必要,自然而然。流露于笔端,成为文字,或曰散文。
  在少年梦幻般的岁月里,对春雨、对离愁、对萌动的情感,都有一种特殊的敏感,真想将那种经历纪录下来,这就有了写散文的动机。春柳如丝,明月如水,投射在心里成为梦幻的背景;校园里歌曲唱到:“真情像草原宽广……”,激起的对爱情的憧憬是如此激荡而广阔,爱一个人正如一匹奔驰的骏马在辽阔草原奔跑,这正是对事业的激励和鞭策,也必说爱情都是甜言蜜语小鼻子小眼睛的;但,少年也是踌躇满志的少年,那个时候,不知道前路还有什么坎坷和曲折,只知道千年以来的英雄梦和文化血脉没有在我心里泯灭,依然激荡起伏,每每站在校园后面的小山冈上的时候,梦和目光的尽头总连着远山之外的四海……,
  踌躇满志和不甘于平庸,可以鞭策自己努力成长,但同时也需要文化素养的滋润:“把栏杆拍遍,将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在孤单、孤独和寂寞中,需要一种力量的支持,而岳飞的《满江红》则很有这样的鞭策力量: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那种读来荡气回肠的感觉依然记忆犹新,正吻合当时的那种少年抱负,但少年毕竟是阅历简单的少年,并不是真正的懂得岳飞的境遇和内涵。
  在上大学的时候,曾读台湾作家白先勇的文章说,其父亲作为国民党的将领,在抗战前线一直唱着岳飞的《满江红》转战南北的,可见《满江红》对将士的激励作用,正如一首军歌。前些天《南方周末》上纪录了白先勇再次回忆父亲教他们唱《满江红》的情景,虽然很以前读到的有些差别,但还是可以看出这首词对抗战将领的有很深的影响。岳飞的《满江红》他不仅仅是一首抵御强敌、激励军心的军歌,而且他是做事的事业心的抱负的抒怀,它的那种力量感是持久的、宽阔的,读来血脉喷张,荡气回肠。
  我们无法想像900年前的南宋的情景是什么样子,但可以知道那是一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岁月,在这样的年代,一个人才的崛起是何等的艰难,但岳飞作为一个有抱负的青年依然投身于国家的救亡事业,这是非常不简单的,从岳飞的经历可以看出其经历生死考验的历程。岳飞,不但有干事业的抱负和能力,而且还有干事业的才气,从岳飞的《满江红》里流露出的事业情怀和人文素质是当时绝无仅有的,这是和韩世忠这些当时有名的抗战将领的不同之处。正是这种才气,使得岳飞立于天地之间有一种卓尔不群的气概,这是他的长处,也是他做人的隐患。因为这种才气正是天地之中一种浩然正气,他的力量来自天地和人文传统,而非拘束于某一朝一代,这让做领导的赵构感觉到了压力和威胁:论器宇不在自己之下,论才能不在自己之下,忌才之心顿生,去岳飞已成定局。而对于岳飞来说,如果岳飞有这样的才气,而仅仅是一位参过军的文人,如陆游,辛弃疾,岳飞的本人的力量将稍微柔和一些,无碍于朝廷大局,仅仅成就文化事业,军旅生活和抱负仅仅是一种理想的高点,其器宇稍显低下,不影响朝廷的正统,但岳飞不,军队在自己手中,打起仗来势如破竹,而拙于君臣礼仪,这让赵构感觉到岳飞的器宇要高于朝廷,而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来把握岳飞,正统和大权都有旁落的可能和威胁,这便是赵构纠集秦桧这个二货来陷构岳飞的原因,宫廷斗争的权术对于对付影响国家大局的外患入侵来说,是土炮对付坦克,无法在同一个档次展开较量,所以,这些是宋徽宗灭亡的原因,但这些把戏来对付自己人来说,而是同一个档次多数人欺负一个人,这是岳飞上当的原因。但岳飞为什么被灭?岳飞有这样的才气,有这样的能力,而无这样的运气,岳飞可以打胜仗不是没有谋略,他的失败主要是他疏于防备陷构,他在他最脆弱的背后和腹部受敌,这是失败的原因,但如果岳飞成功了怎么样?他能成为王翦、霍去病这样的将才吗?不能,因为赵构的房屋里不出这样的将才,因为澡盆里是容不得大象的,他可以僭越赵构成为成吉思汗吗?岳飞是将才,而非帅才,建国不一定的建的很完美,况且,岳飞的文化传统素养可以在千代万代为天地立心,但将要建立一个王朝则需要的心术和权谋,这将掩盖了岳飞优点,暴露了缺点,岳飞的死是成全了岳飞,姑且怎么说吧,正如一块玉石,打磨成精品可以流传千代,但要一块玉石用来建构房屋,则见房屋不见玉石,百代以后人们依然崇敬着岳飞,而没有崇敬赵构,甚至于赵匡胤,这正是因为赵构灭了岳飞的人,而其正气不可抹杀,正是岳飞的死再次将岳飞突兀到中国文化传统的理想的高点,被世人尊崇。
  读岳飞,我们就是学习岳飞的那种英雄气概,学习岳飞的那种抱负,学习岳飞的事业心: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在风波亭就义,但天地之间的岳飞正起身上马,一枪在手,冠缨披甲,旌旗猎猎的纵横与天地之间,纵横与时空人心,不可阻逆。
  三十功名尘与土,少年的情景的不在,天天忙于生活琐事,也知道人生的坷坷坎坎,知道的人情冷暖,人心险恶,再次回想少年时代读《满江红》情景,不仅脱口而出:怒发冲冠,凭栏处,……窗外,青山更青,楼群掩映,碧柳如丝,心情和视野再次开阔起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