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小高考成绩已揭晓,没有人感到轻松

作者:林以勤 李 菁  时间:2007/5/9 20:22:2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476
    “你有几个A?几个B?全过C了吗?”“五一”节前这是校园最为热门的话题。我省首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成绩28日出台,全市24336名考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等级,继续朝高考路上迈进。 
  挑战策略——也许犯的是美丽错误 
  按照省教育厅的精神,市招办将等级发放至各校,没有进行任何学校间的比较性评价,市招办负责人用“常州整体考得不错”回答了记者提问。 
  不过学校的师生还是有所触动。“我们省中280多个4A,占45%以上。而且学校没有采用停课专攻战术。”一位省中教师骄傲地告诉记者。田中的师生也很振奋,全校没有一个D级,也就意味着没人要补考,近60人获得4A,这些人可以朝6A迈进。 
  “近50万名考生中只能有很少一部分拿下6个A吧,所以一般的学校花大力气其实并不妥当。”市二中校长常仁飞表示。 
  显然高考的分步实施使得各校应对高考的策略面对挑战并呈现差异。业内人士透露,绝大部分学校停课语数外专攻必修两个星期,某些学校甚至停了一个月。那些大胆停课的学校用心可谓良苦,但总体效果如何值得推敲,常常有的错误很美丽,但毕竟仍是错误。 
  放松心情——何时降得下沉重负担 
  采访中极少有人认为2008年的高考模式可以为孩子减轻负担。这让记者多了几许诧异。 
  “这个高考模式是有利于学生减负的,采用等级评定方式,这就改变了分分计较的弊端,而且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在高考评价中有所体现,这都是进步所在,但问题是可操作性不强。”几位接受采访的教师一致认为。 
  “江苏高考新方案的一大特点是变一次性考试为多样化考试,‘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是降了,可每次考试都对录取有制约也是事实啊,我们孩子读高二,可比对门读高三的还紧张。”一位家长的抱怨很有代表性。 
  而几位高二的学生对负担问题无奈地笑笑:“考一门跟考6门没本质区别,老师、家长谁也不会让我们歇下来,每天多少学习时间照旧。 
  畅想未来——奈何前路漫漫到黎明 
  学业水平测试一完,各校立马换课表,马上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课上,语数外教师的课时随之大幅增加。而在此之前,主课老师曾有过一段相对寂寞,那时副科教师正忙得昏头,最多时每周要上30节课。 
  “学业考试是结束了,但是这种老师教学生活‘过山车’忽上忽下的状况今后难以避免,这对教学秩序和教师队伍的培养都不是好事。”一位学校中层对记者说。 
  即使是对于拿到4A的学生而言,前方的路也并非坦途。由于学业考试的题目相对容易,按分划等级,所以态度成为学习成绩的最大保证,有些平时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并没有拿到4A。而选修的两门难度系数肯定要超过此次的学业考试,这次没拿到4A的不等于下次拿不到A,拿了4A的人也完全可能下次只拿到B。但只有拿满6个A才能获得10分的加分。除此之外,报考不同层次的高校究竟会有怎样的A或B的要求仍不知晓。 
  是诱惑,是挑战,是茫然,攻与守如何布局?成与败如何面对?没有人感到轻松,唯一的选择是力争走好前行每一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