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串台词训练

作者:李由富  时间:2007/5/28 9:07:5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6456
  作业:请给下面的毛泽东诗词朗诵会写上串词  
  1.开场白:首先,请欣赏《清平乐•六盘山》,朗诵者:高二(1)班 朱玉娟  
  2. 下面请欣赏高二(1)班郭明杰同学朗诵《沁园春•长沙》  
  3. 下面请欣赏高一(4)班俞结同学朗诵的《念奴娇•昆仑》。  
  4. 让我们用掌声请出高二(4)班戴平同学朗诵《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5. 下面就请高二(5)班的陈炜同学朗诵《沁园春•雪》这首词,掌声欢迎!  
  6. 请听高二(7)班的刘峰同学朗诵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纵宇一郎就是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的罗章龙先生。好,下面有请刘峰同学!  
  7. 下面请欣赏高二(9)班的王璟同学朗诵的《卜算子•咏梅》。  
  8. 掌声欢迎!高二(11)班丁丁同学为我们朗诵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9. 有请高二(14)班的沙磊同学朗诵《吊罗荣桓同志》。  
  10. 这就是接下来高二(16)班的李希扬同学将要为我们朗诵的《七律•长征》。有请!  
  11.同学们,今年还未下过一场雪,可是我们今天的比赛现场已经下了11场“雪”了,接下来要下最后一场“雪”。有请高二(18)班的张剑涛为我们朗诵《沁园春•雪》  
  12.结束语:   
  附:《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串台词》参考答案  
  1.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资中县第三中学全体师生在此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纪念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一代伟人。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位千古独步的伟大诗人。毛泽东诗词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艺术形式丰富多彩。郭沫若把毛泽东诗词比作诗词中的泰山北斗;著名诗人柳亚子发出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尽折腰”的无限感慨。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永世流芳的精神食粮!  
  首先,请欣赏《清平乐•六盘山》,朗诵者:高一(1)班 朱玉娟  
  2.湖南省省会长沙是中国工农革命的策源地,也是毛泽东的故乡。从1911年到1925年,毛泽东先后7次来到长沙奔走革命。长沙对毛泽东来说,具有非常深而亲切的政治感情和生活感情。下面请欣赏高二(1)班郭明杰同学朗诵《沁园春•长沙》  
  3.1935年正是中国人民奋起抵御日本侵略者最艰苦的时候,毛泽东以昆仑为题作词,意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意志像昆仑山一样巍峨雄壮。下面请欣赏高一(4)班俞结同学朗诵的《念奴娇•昆仑》。  
  4.《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词通篇陈情澎湃,格调清新,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全词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语言明丽,情景交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让我们用掌声请出高二(4)班戴平同学朗诵《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5.有首词,以咏雪起兴,赞美祖国的山河,评论祖国的历史,歌颂祖国的今天与未来,脍炙人口、古今绝唱,这就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下面就请高二(5)班的陈炜同学朗诵《沁园春•雪》这首词,掌声欢迎!  
  6.自古以来,以送别为题材的诗词很多很多,但毛泽东的送别诗更加耐人寻味。请听高二(7)班的刘峰同学朗诵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纵宇一郎就是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的罗章龙先生。好,下面有请刘峰同学!  
  7.同学们都熟悉宋代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那“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哀怨牢骚、顾影自怜表现的是脆弱;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却表现出了报春不争春,梅子吴东风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下面请欣赏高二(9)班的王璟同学朗诵的《卜算子•咏梅》。  
  8.1949年4月20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百万雄师胜利渡江,国民党反动派22年的“金陵春梦”从此结束,在中国乃至世界革命人民的薄海腾欢声中,毛泽东挥笔写就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掌声欢迎!高三(11)班丁丁同学  
  9.(悲)1963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在开会,突然传来了罗荣桓同志逝世的消息,毛泽东带头起立致哀。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作七律一首《吊罗荣桓同志》。有请高二(14)班的沙磊同学朗诵《吊罗荣桓同志》。  
  10.1935年10月2日,红军历经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了陕北。毛泽东曾经亲自为战士们朗诵过一首词,这就是接下来高二(16)班的李希扬同学将要为我们朗诵的《七律•长征》。有请!  
  11.同学们,今年还未下过一场雪,可是我们今天的比赛现场已经下了11场“雪”了,接下来要下最后一场“雪”。有请高二(18)班的张剑涛为我们朗诵《沁园春•雪》  
  12.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株参天大树,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陈,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告诉世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谨记一代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文章评论

共有 3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desa 于05-19 20:37发表评论: 第3楼
  • 很好
  • fds 于05-19 20:36发表评论: 第2楼
  • hvf 于05-04 17:39发表评论: 第1楼
  • 嗯,可以。就是太简单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