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要写出“三味”

作者:湖北省恩施州教科所 徐延春|  时间:2004/10/22 4:36:3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143
 
 
  记叙文是一切文体的基础,能较全面的体现学生的文学素养。它历来不仅倍受广大学子所青睐,而且得到了许多老师的特别关照。在2000年高考后,江苏阅卷点负责人何永康教授明确指出:“‘文体不限’时最好毫不犹豫的选择记叙文。”(见2000年7月30日《扬子晚报》)然而,要写出别具一格的记叙文也绝非易事,除了平时多练习外,还要掌握好一些关键技巧:
  一、题目要有“韵味”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是激起读者兴趣和思考的见面礼。人们常说的“好题等于一半文”,也就是这个道理。在这里,我们只需对1999、2000年成功的高考作文的题目稍作审视,便可感受到好题目的超人魅力。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新颖明亮式,如《堂·吉诃德新传》《爱因斯坦死后Y假想得到证明》《梦回楼兰 》《给你一片天》;二类是凝练简洁式,《四幕剧》《冬的主宰》《瞧这一家子》《顾客》《回答》;三是含蓄深邃式,如《梦碎》《伤心儿女》《倾听自己的心跳》《活出真我》《我是谁》。这些作文题的“韵味”集中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题目的角度新颖,在众多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沙滩上,无疑是闪烁的贝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二是题目能引发人的思考,并且语言简洁。大多是动词、名词或由动词、名词构成的短语,给人一种力度感。
  二、内容要有“情味”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可见作文是感情宣泄的一种方式,而情感又是打动读者的唯一武器。真正优秀的文章,无一不是以情动人,成为自己撕裂心灵的呼唤。为什么金庸的武侠小说能吸引那么多的读者?那决不是其中几招几式武打动作的功劳,更不是其中的历史、地理知识的诱惑,关键还是在一个“情”字上。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一句名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那么怎样的“情”才能动人呢?毫无疑问只有真情!任何包装的“假情”或做作的“娇情”,都望尘莫及。因此我们在写作文时就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自己体验过并为之激动过的东西,而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无病呻吟。当然,有了真情并不一定就写得出好文章,它还必须借助于语言。
  三、语言要有“诗味”
  这里所说的诗味就是指“文采”即文学味道。今年的高考作文评分把“有文采”列为发展等级的一个重要方面,使作文的评价标准向文学迈进了一大步。写记叙文,无论是记人还是叙事,都不能简单地叙写,而是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进行描绘,达到语言生动,人物形象丰满,人物性格丰富。高考作文一般要求在800字左右,在这样短小的篇幅里,叙事记人是容不得拖沓冗长的,必须讲究语言精练,朴素明快。记人要言简意丰,用尽可能少的语言,勾画出生动的形象。如写孔乙己“排出九个大洋”以及用手罩住盛有回香豆碟子的动作,都是特简明的;叙事则应寥寥数语,勾出动人的情节,如朱自清《背影》中写父亲翻越栏杆的动作,无不叩响读者的心弦。语言有味,除了行文简洁,词语丰富,用词贴切生动外,还要大量运用各种修辞,诸如比喻、借代、比拟、通感、排比、设问、反问、夸张、对偶、移就、仿词、顶针、反语、双关、反衬、互文、回环等,这些修辞都是我们高中课文里经常出现的,作文时要把它们作为腾飞的翅膀。还可引用些优美的诗句、俚语、名言、警句、歌词等,它们往往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当然还要运用一些常用的技法,如:对比、衬托、悬念、铺垫、渲染、伏笔、象征、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等。
  构成“诗味”语言的另一外在因素就是多变的句式。作为中学生,积累的知识相对较少,语言的实践不够多,要达到“味”的殿堂,就得充分重视句式。一是要长句短句交相辉映,整句散句珠联璧合;二是要虚实相生,疏密有致。
  (原载内蒙古赤峰教育学院《作文报》(中学专号)〔2001年3月25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