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对2007年高考的三个期盼
作者:不详 时间:2007/6/6 20:18:46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427
期盼一、有关部门能严查、严防高考舞弊事件尤其是集体舞弊事件的发生,并对高考舞弊事件的责任人进行严惩。近年来,国家在大多数考场内安装了“电子眼”、手机屏蔽仪等设备,以此来防止学生舞弊。这使得想利用电子工具作弊的人越来越少,但有些人却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公然组织学生“替考”,并从中牟利。在去年6月7日进行的高考中,监考人员在洋县城关中学及洋县中学考点就查出4名替考考生。随后汉中市及洋县教育、监察、公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替考事件进行查处。洋县教育局局长、副局长、洋县中学校长、校党总支书记等共17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所以,笔者期待着有关部门能加大查处力度,使高考对每位考生都是公平的。
期盼二、社会各界别再炒作“高考状元”了。每年随着各地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各省市的高考状元也相继“出炉”。状元一时成为社会的热点和公众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同时高考状元也成了一些学校、地方领导、媒体、商家炒作的资本。这种对高考状元的过度宣传,对社会风气和教育改革有着不良的影响。记得在去年6月7日《现代教育报》致信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十余家主流媒体的总编辑,发出“《现代教育报》相约媒体:不搞‘高考状元’报道”的倡议,但炒作“高考状元”依然是禁而不止,所以,笔者期盼着今年社会各界别再炒作“高考状元”了。
期盼三、别再让高考分数像商品那样被买卖。当高考作弊已越来越难之时,有人又做起了买卖高考分数生意,根据分数的高低来决定价格的高低。去年,在菏泽曹县、单县等一些重点中学门前的高考分数买卖交易中,理科585分,最低不少于6.5万元,单县某中学一个理科学生高考分数630多分,就卖了25万元(2006年6月30日《齐鲁晚报》报道)。公开买卖高考分数暴露了高校招生漏洞,在社会上公然叫卖高考分数是对国家法律的公然践踏,它既败坏了社会风气,又损害了社会正义和法律的公正。在买卖高考分数的这场交易中,卖分学生、老师、中介、买分者、高校招生人员虽然都得到了“好处”,对他们来说是“多赢”,但这是以牺牲社会公正和法律正义为代价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期盼2007年的高考对每个考生更加公平、公正。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