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在家长、学校和社会——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卷作文题解读与点拨

作者:朱国廷  时间:2007/6/10 12:44:2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011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卷的作文是一道“看图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图画是一幅漫画:一个孩子坐在地上,两条腿笔直向前,两脚的方向是一块飞离地面的东西(西瓜皮);三个大人,一个代表孩子的家长,一个代表学校,一个代表社会,他们面对摔坐在地的孩子,异口同声地发出“摔倒了吧!”的叫声。图画的左側,写着“摔了一跤”。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要完成此篇作文并获得高分,可从“西瓜皮”入手。
  从图画我们看出,那个使孩子《摔了一跤》,飞离地面的东西只不过是一块“西瓜皮”!
  换言之,孩子摔倒在地,是因为他踩上了“西瓜皮”。“西瓜皮”是发生《摔了一跤》这一场景的第一要件。一般来讲,只要把握住这属于“第一要件”的东西,就不会出现“跑题或离题”的问题。比如,单从此点出发,我们便可找到切入点:或“讲究卫生环境”或“提倡社会公德”,得出“不讲文明卫生,不守社会公德,不听教诲,孩子你便咎由自取”的结论。但是,我们想,这样的主题是否能够达到高考作文评判中的“深刻”等级呢?不能。既然不能,我们就要从这“第一要件”深入思考,这“西瓜皮”就单单指的是那被人丢在地上的“西瓜皮”吗?不是,这“西瓜皮”不单单是“西瓜皮”本身,它是代称,它指的是一切“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和文化垃圾)。而如果再深入一层,“西瓜皮”则可被视为“一切能够使人跌跤的障碍物”。障碍物既可是有形的,也可是无形的。有形的,如陡坡、沟坎、绊脚石等阻挡在道路上的一切具体的实物;无形的,如坎坷、挫折、困难、问题等所有意识形态方面的事物。在彻底理解了这块“西瓜皮”的基础上,对《摔了一跤》的内涵,我们就不难领悟了:
  此幅图画,旨在告诉我们当孩子跌跤(遭遇挫折等)之后,家长、学校和社会是如何看待的。只要明白了这层含义,获取本篇作文的高分就大有希望了。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