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作者:不详 时间:2007/6/26 16:34:1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45
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温家宝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对城乡需要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对在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教育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无论是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三是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教育要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四是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温家宝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要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扶持力度。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要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要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改变劳动用工、人才选拔中片面追求学历而轻视技能的做法,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都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培养和培训,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制度。他强调,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我们不仅要尊重那些有理论素养的教授、专家,也要尊重那些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有发明创造的技术专家。对生产一线工人取得的各种技术革新成果,凡是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都应予以重奖。要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蔚然成风。
黄菊强调,当前我国正处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下大决心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和复合技能型人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努力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是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实力的重要措施。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已经做出安排,决定在“十一五”期间部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四个计划”,教育战线要下大力气,实现好这四个重要的建设计划:一要实施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好2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二要实施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三要实施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好高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要实施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