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语文情感教学与音乐欣赏初探
作者:宁晋职教中心 王战伟(东方鹤)| 时间:2004/10/25 10:39:0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65
语文应该是激情的飞扬,语文应该是灵魂的震荡,语文应该是才华的喷涌,语文应该是思想的闪光。
面对这世界的精彩,我们的“语文世界”却是充满太多的无奈。
面对无奈,我常时时陷入苦苦地思索。
为什么啊,为什么,为什么语文课堂上“振臂一呼,却几无应者”?多少难眠之夜,多少灯下。 我 漫步于思想谷,徜徉在音乐河。是悦耳的音乐一次次将我唤醒,是动听音乐一次次给我感动。
是啊,人生——音乐,音乐——人生。
于是,面对我所爱的学生,我有多了一份自信与从容。
请听——
1.《葬花吟》里,凄凄惨惨,悲悲切切;《枉凝眉》中,情天恨海,是耶非耶?这是《林黛玉进贾府》的课堂上 的教学,真是一曲销魂,摄人心魄。
2.Beyond乐队,神采飞扬,深情诉说;满文军声声《懂你》,情深意切.这是在学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3.“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呀……”,这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群英会蒋干中计》。
5.“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我出生在牧人家里……”,于是, 《天山景物记》,因了腾格尔的清纯,宽广而令人无限神往……
6.“情歌王子”王杰的《英雄泪》中你可品出了“苏词”的寥廓苍凉?任贤齐的《笑傲江湖》的曲里却也奔腾着东坡的雄浑豪放!
7“国际悲歌悲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唐朝乐队的汹涌澎湃中,带我们走进了“俄罗斯”的战场,从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中,我们听到一个世界悲怆的“交响”。
8“天竺少女”的率真热烈,傅迪生、何静的“幸福”与“快乐”成了舒婷《致橡树》的“现代版”的注解。
9‘韩红的《天亮了》,道尽人世间的生死离别;李叔同的《送别》,更是“别”有一番景色。于是,《雨霖铃》的“千里烟波”里又多了“阳关三叠”,“西辞黄鹤”,真可谓含情脉脉,对酒当歌!
10’《春江花月夜》的悠扬空灵,《二泉映月》的婉转凄冷,《渔歌唱晚》的徐急轻重,这是在边听边讲,边讲边听“江州司马”的《琵琶行》。
你听,你听,音乐弥漫了课堂,思绪随着音乐飘荡。这里有了我们的一片“青春雨地”,一片“世纪星空”。
你唱,我唱,为“金色的童年”,为“如火的青春”为“扑面而来的教育创新的改革浪潮”——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编录陕西师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特刊,并获全国征文二等奖。(略有改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