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习作论坛,激活作文教学

作者:宁波21中 姚姚|  时间:2004/10/25 17:14:1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08
                    
  “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是长期制约作文教学效率提高的主要障碍 ,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学生习作兴趣低下、信心缺失和教师教学手段落后、评价方式单一是造成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扭转作文教学效率底下的局面,就必须重新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丰富作文教学的手段和评价方式。校园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班班通”工程的建设为此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自主、虚拟、丰富、快捷的特点,有效激活作文教学。为此笔者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移植网络论坛,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天地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大多集中在学生作文中暴露出的问题上,习惯于从学生的作文中寻找问题和不足,以为只有最大限度的发现和暴露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因而对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和肯定得较少,多数时候学生处于被否定的境遇,长期缺失成功体验,学生从事写作的后继动力明显匮乏。成功和失败虽然都是强化的手段,都可以提供反馈活动的信息,都能对从事后继活动的动机产生影响,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远远大于失败体验。因此,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化大力气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获得成功体验,变学生的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为反复成功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的途径很多,但就写作实践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的作文能在适当的地方以“作品”的方式发表出来,网络论坛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有效的平台。于是笔者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花了大量的精力,发动学生一起动手,开设了班级作文论坛,改变传统的写作手段,弃用作文本,学生的作文全部采用电子文本的形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作文发送到论坛上,成为论坛“作品”,呈现在自己和他人的面前。
  二、开展相互评点,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大凡从事写作教学和写作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很多时候文章写完后还只是一个雏形,并不太成熟,需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润色和反思后才能逐渐成熟。这个反复修改和反思的过程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这个过程必须靠自己去亲身历练,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可是长久以来,学生的作文一旦成文之后,学生的写作实践也就终止了,不可忽缺的后续修改、润色、反思等一系列活动都成了教师的任务,教师改得异常辛苦,学生却毫不领情,学生的写作水很难真正得到提高。《语文标准(实验稿)》在描述作文教学的要求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针对作文教学的实际,对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我充分利用网络论坛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的训练,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首先笔者通过让学生随意发帖子的形式,鼓励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文章发评价帖,相互品评、修改,相互取长补短,以期共同提高。同时教师也通过发帖子的形式进行网上作文批改,并鼓励学生就老师和同学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和建议发回应帖,开展真正自由的讨论和争鸣,提高学生参与的质量。其次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电子文本修改起来方便快捷的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修改和调整,避免了进行较多修改后必须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誊抄文章麻烦,学生只需在已有的文稿上直接进行文字编辑就可,改得既快捷又方便,版面还十分美观。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热情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修改的意识和能力,
  三、进行多元训练,把作文教学引向综合。《语文课程表准(实验稿)》在描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运用网络论坛技术正是实现这种理念的有效途径。开设网络作文论坛,进行电子文形式的作文写作本身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方式。网络作文论坛又是一个融音乐、美术、摄影、文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综合的平台。这为作文教学走向综合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教学中,笔者积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立体的包装,比如美化文字排版,进行贴图、配乐,编排制作网络版《优秀作文选》,创办电子小报等,把作文教学与音乐、美术、编辑、设计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体悟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受到学生的热列欢迎。
  把网络技术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来,目前还只是一种尝试,是一种初级形式的探索,要想使他真正发挥“激活作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只要我们一如既往的摸索,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