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妙联显才华

作者:整理:刘纯文  时间:2007/7/3 10:37:40  来源:会员整理  人气:1511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对联的故事。
  “坐”与“茶”
  苏东坡在任杭州刺史时,一次,只身一人穿着便服去游莫干山。时值盛夏,苏东坡走得又渴又累,便到山中的一座庙宇内歇息。庙里的主事道人见其衣着简单,便漫不经心地说:“坐!”又对道童随便吩咐道:“茶!”
  待两人落座交谈起来,道人发现,来人言语不凡,学识渊博,暗想:此人决非等闲之士。于是便请客人进厢房叙话。进屋后,道人热情地礼让道:“请坐!”又吩咐道童:“敬茶!”经进一步交谈,道人方知客人是当地的刺史苏东坡,于是连忙起身施礼,引苏东坡走进客厅,并连声说道:“请上坐!”又嘱咐道童:“敬香茶!”
  看看天色已晚,苏东坡起身告辞,道人取来纸笔,执意请苏东坡题字留念。苏东坡稍加思索,一挥而就: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此联以道人之语联缀而成,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字字如芒。道人见了,悔不该“见人下茶”,落得个出乖露丑。
  “神来之笔”
  某地有个颇有点名气的老员外,是个秀才,平日里十分自负,言谈之中,连苏东坡也不在他眼里。有一年,正值他头房夫人六十大寿之时,听说苏东坡即将从这里路过,他想:何不趁此机会和苏东坡一会,到时候出个题目将他难住,岂不更加显出我了吗?但是,究竟出个什么题目呢?思来想去,他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寿堂上:
这房老婆不是人
三个儿子都作贼
  苏东坡路过时,老员外忙将他请到家里设宴款待。席间,老员外指着那副对联假意谦虚道:“老朽才疏学浅,力不从心,此联写得不佳,请苏学士点石成金。”苏东坡知道这是有意难为自己,遂命取过笔来,在那副对联上刷刷点点,写毕,自顾自地喝起酒来。
  老员外忙朝那对联看去,只见对联已变成:
  这房老婆不是人,好似仙女下凡尘
三个儿子都作贼,偷来仙桃献母亲
  老员外看完,连忙冲着苏东坡躬身下拜,口中说道:“苏学士不愧一代名流,所续之联,意及天庭,真乃神来之笔,老朽甘拜下风!”
  巧用《诗经》解难题
  苏东坡有个朋友有意用难题考他,对他说:“我有个十分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如果你能用一顿饭的工夫把它对上,我就佩服你。”
  苏东坡说道:“哪里要用一顿饭的工夫,如果是五个字,只要你说出口来,我便可以立即对上。”
  那朋友以为自己的对联十分难对,就说:“既然如此,我给你半顿饭的工夫吧!如果对不上,你要输我一席酒宴!”
  苏东坡答应了。这位朋友就把对联的上句说出:
三光日月星
  上联一出,苏东坡不禁愕然。因为这是“绝对”。上联的数目字一定要用数目字来对。这上联的“三光”两字,用了一个“三”,下联当然要用其他数目字。但是,“三光”之下,跟着又注明了“日、月、星”三样东西。那么,难题就来了:无论你用哪个数目字来对,下面跟着提出的具体事物,不是多于三个,就是少于三个。这样的对联,确实难极了。但是,苏东坡不肯服输。他熟读《诗经》,从《诗经》里得了“救兵”,随口答道:
四诗风雅颂
  这真是妙对。其妙处就在一个“四”字。以“四”对“三”,十分妥贴。但是,如果在“四”字以下跟着提出四样东西来,那就不可能跟“日、月、星”相对。妙就妙在他所提出的“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所以通常又称为“四诗”。
苏东坡巧用《诗经》,解决了难题,真是十分机智而又饶有兴味。
  智对黄山谷
  一日,苏东坡与黄山谷郊游归家时,时值红日西坠,但见晚霞似火,映红江面。黄山谷胸中涌上一联,便停步对苏东坡说:“想那曹子建当年七步成诗,成为千古美谈,你我三步一联如何?若不能对,当罚后退七步。”苏东坡点头应允。黄山谷吟道:
  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联中嵌入《满江红》这一词牌子,贴切自然,颇有趣味。黄山谷吟罢,即奋力拖东坡快走,东坡却蹲下身来不动,任黄山谷怎样拉扯也不走。黄山谷急了,用力拽住东坡的胳膊,东坡一甩臂,黄山谷冷不防跌出老远,未等站起身来,便听东坡吟出下联:
  朔雪飞空,农夫齐唱《普天乐》
  联中也用了一个词牌子,既和上联相对,又含戏滤之意:黄山谷摔了跟斗,引得“普天乐”。
  又一日,苏东坡与黄山谷泛舟江上,饮酒谈笑。黄山谷见河岸上一醉汉骑驴,模样甚是可笑,便戏吟道:
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
  苏东坡一时无以为对,正苦思间,忽见前面一摆渡的梢公送客人上岸,接过船钱,正向那客人施礼,于是,便对道:
  梢公摇橹,打拱作揖讨船钱上下两联,都即景而生,足见两人才思之敏捷。
  巧用谐音对妙联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经常与好友佛印和尚诗文往来。一天傍晚,他们二人泛舟长江之上,对酒倾谈。
  时值深秋,两岸景色如画,美不胜收。酒至半酣,苏东坡偶尔向河岸望去,只见一条大黄狗正在啃着一块骨头,便借着酒兴,随口吟出一联,请佛印对。联曰: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知是东坡在取笑于他,略加思索,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东坡诗句的扇子扔入水中,同时脱口对道:
水流东坡诗(尸)
  吟罢,二人相视大笑。
  事隔不久,苏东坡到寺中去拜访佛印和尚。进门后,一股鱼腥和酒味直冲他的鼻孔。他知道佛印和尚平日极好吃鱼饮酒,并且每次都给他留一份。但这次佛印和尚却若无其事,不露一点声色。东坡明白佛印是在故意逗他,便在屋子里四处观察起来,想找出鱼来下酒。可是,整个屋子里除了一只大罄以外,再没有可藏东西的地方。东坡断定那鱼就在罄里边,但却不说出来,他冲着佛印笑道:“今天请你对一联,如对得上,我就吃鱼,对不上,我就不吃。”说罢,吟出上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这是一副大户人家常用的对联,人人皆知,佛印不知东坡用意,便脱口对道:
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听罢,哈哈大笑道:“既然罄(庆)里有鱼(余),为何不拿给我吃?”
佛印这才知道上了苏东坡的当。
  以上两联,巧用谐音,平添了许多情趣。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