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整体感知
作者:佚名 时间:2007/7/14 15:33:1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552
《小狗包弟》充分反映了巴金晚年的思想艺术风格。首先是“说真话”。再现“文革”时的残酷,武斗时,艺术家因莫须有的“里通外国”罪名而遭受批斗和痛打,路人不忍目睹纷纷掉头,小狗却表现出加倍的亲热、执着,以致受伤哀号三天而后死去。我的与小狗包弟的愉快相处,再因外部压力而视之为包袱,再将它送去医院供解剖了事,从而心中内疚、自责的过程。两只狗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文革时环境的恶劣,缺乏人性,同时也真实地再现了“我”的怯弱和逆来顺受。其次,强烈的反思和自我拷问精神。“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在《随想录》中,巴金在政治、历史、哲学、教育、法律等方面大胆直面真理,袒露自己的错误与怯弱,表现了大无畏的勇气。本文再一次印证了这点。第三,追求艺术上的“无技巧”。在结构上,前后两个部分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艺术家与狗”表现了狗性和人性的易位,令人感叹唏嘘!我与包弟则表现了我的人格的委琐和灵魂深处的“小”,以及小狗的无畏。语言基本上是直白的口语,没有任何藻饰,平实、自然,于平淡中含蕴深沉,于朴实中显现风华。《小狗包弟》通篇可以说都体现了这种特色。这种风格与巴金晚年真诚面对人生、面对自己灵魂的思想相一致,形成了巴金后期散文高度圆熟、练达的主要风格。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