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语文化”向“专业化”的倾斜

作者:武汉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 魏凌  时间:2007/8/3 8:41:3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122
  目前,由于高校扩招的冲击,职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面临着招生难、生源差、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就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而言,作为中职学校基础课之一,本应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推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课程,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很多学校偏重技能培训,忽视文化基础,一再压缩语文课时总量;另一方面还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沿用普高模式,缺乏职教特色,结果是教师越来越难教,学生越来越厌学,中职语文教学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因此,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本文将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规律,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专业化”的角度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一、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现行的中职语文教育普遍向普高语文靠拢,教材选文、练习试题设计、教学方法、评估
  体系等都与普高语文大同小异;但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水平原因,在教学及评价中会人为的降低水平,在课程设置中,语文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当教学计划同其他学科的教学计划产生冲突的时候,首先考虑调整语文的教学计划,有时干脆尽量压缩语文课程的教学时间,以满足其他所谓的专业学科的需要,甚至于认为语文学好学坏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没有什么影响,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学生厌学、老师厌倦教的情绪普遍存在。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语文化”行不通,为了适应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只有“专业化”。
  二、“语文化”向“专业化”的转变。
  陶行知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早期的倡导者之一,早在1918年曾撰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在这篇文章中陶行知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的角度,指出职业教育是为“应济生活”所必须的教育,任何人都要有独立的职业,职业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在现阶段,“技能教育”就是“专业化”教育。
  1、于理。中职语文课总学时为272个(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教育部教职成[2000]7号文件),而普通高中语文课总学时为384个(据《普通高中语文课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科目所占用的总学时少于普通高中近30%。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相应降低“语文化”方面的教学要求,“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强化“专业化”思想,融入一些实实在在的实用的专业化导向。
  2、于情。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对象来看,“专业化”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与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具有它的特殊属性,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性与技能性、市场导向性与素质导向性的有机统一。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更加重视让学生掌握可见可测的知识技能技巧,“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因此,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要确立中职语文教学的专业化导向。
  3、于事。教育肩负着帮助人社会化的任务,而职业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生产及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企的改革、“三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产业结构的调整、民营企业的兴起、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东部沿海三个经济圈的飞速发展,虽然社会行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不断增加,但行业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的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这就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面对激烈人才市场的竞争,中职学生作为一个求职者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取得职业的入门、上岗资格。因此“专业化”是市场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具体案例展示。
  1、《邹忌讽齐王纳谏》
  A、学生专业:市场营销
  B、“专业化”要点:揣摩劝谏的方法,巧妙设计与课文想联系的推销实践模拟情景,学会推销实践中的表达方法。
  C、情景设置:假设你是服装店的店员,顾客试穿衣服以后给3种语气的回答,评价,想哪一种更能打动顾客的心。
  (陈述句)我觉得这衣服挺合适您的。
  (感叹句)您穿这衣服真美啊!          √
  (反问句)还有比这衣服更合适您的吗?  √
  情景转移:假设你是诺基亚手机的销售人员,顾客很满意手机,但觉得操作很难,哪种语气更好呢?
  (陈述句)这手机的操作并不难。       √   
  (感叹句)这手机的操作一点也不难!   √
  (反问句)这种操作也叫难吗?  
  ▲要与顾客心理产生共鸣,活学活用。
  D、知识迁移:由邹忌的成功引出恰当的应对方式在现代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
  2、《智取生辰纲》
  A、学生专业:电脑软件开发
  B、“专业化”要点:比较同为领导人物的杨志和晁盖(吴用),一个能紧密团结伙伴分工合作,一个是各有私心人心涣散。所以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C、情景设置:假设你是杨志,在整个押送生辰纲的过程中,你应该如何合理安排任务,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1)他在押送队伍中没有威信,不注意协调自己与老都管虞侯的关系,不懂得笼络人心。所以要和部下交流沟通,统一思想。
  (2)杨志军阀作风,棍棒纪律,以致他的饿部下一路怨声载道,离心离德。所以要将共同的利益作为大前提,同心协力。
  (3)我们只能说杨志“相当”精明,但不能说“十分”精明。所以要在工作中合理安排,劳役结合。
  情景转移:假设你是一个软件开发小组的负责人,你要如何合理安排任务,处理人事关系,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好的完成任务?
  (1)将自己融入到团体当中,和大家共同进退。
  (2)合理分工,发挥各人的长处和优势,团结协作。
  (3)不能一味的绷紧神经,要注意劳逸结合。
  ▲团结协作是重点,要充分发挥人的力量。
  四、收到的成效。
  中职语文教学的专业化导向决定中职语文教学目的的取向的多元性。因此,必须构建居于专业差异性基础上的中职语文评价的多元化取向体系,给中职语文实践提供广阔的价值取向空间,为对中职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通过这种“语文化”向“专业化”的倾斜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增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好学乐学的局面,课堂效果、成绩评价节节高升。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后,我们“专业化”实践中涉及到的团结协作、营销技巧,说话艺术等等,又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产生实际的推动作用,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甚至将用人定单早早的发到了我们学校。
  “专业化”的语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但这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实践,更“专业化”的备学生、备教材、备专业。新生的东西生命力是强大的,它将会在我们职业教育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