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计划的阶段性作业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

作者:富丽中学 吴惠春  时间:2007/8/8 16:18:1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80
  作业,对老师和学生而言,是一种巩固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对老师而言,还有防止学生偷懒的作用。但我认为作业应是学习生活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不仅仅是巩固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作业,学生得到整体的提升,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上。
  那么如何发挥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呢,我通过两年的尝试,我觉得有统筹、有计划地进行布置阶段性作业能够起到提升的效果。就语文而言,把每个学期当成一个阶段,做也就是坚持每天都做同一性质的作业,可作为常规作业,另外设一个灵动性较大的作业,及随堂作业。其中常规作业应设为重点。从初一到初三,常规作业应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高难度,一层一层递进,才能起到确实的效果,我认为可以这样来分常规作业:
  第一阶段,即初一上学期的作业,主要目的在于练字及积累。不妨要求学生每天看一片课外读物,摘录自己认为写的优美的文段,然后用工整的字迹写下,每天评出书法奖,然后粘贴在课室,并在相关测试中有意无意的透露出字迹工整与否将会影响自己的成绩,从初一开始,抓好学生的字体,这对语文教学有很大的意义,而且在炼字的同时,起到积累文段的作业,也是一举两得。初一的时候,我就这样做,所以,7班的同学普遍字体工整,无疑在卷面上得到许多好处。
  第二阶段,即初一下学期的作业,可以在提高一层难度,但是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篇课外读物,然后从中挑出8个词语组成100多字的小文章,要求字体工整,自己创作,显然这比单纯的摘抄难了许多,但也更有挑战性。每天,我将写得较优美的文段复印粘贴在课室后面,既起到鼓励的作用,又刺激更多的学生去创作。经过一个学期,我明显感觉到7班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第三阶段,即初二上学期的作业,难度相应又大了些,我要求学生每天写文字200字左右,写自己最想写的东西,什么都可以写,要求自己创作、字体端正。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许多原本对作文有惧怕心理的同学也喜欢上写作文,而且不再感觉到无话可说了。
  第四阶段,即初二下学期的作业,现在我还没有真正实行过,只是在为下学期的作业做准备,但我始终认为,作文和阅读能力是最能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能的。所以,我准备在下学期,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篇课外文章,然后之作相应的读书卡,要求他们写下书目、体裁,感想。如果是小说,则要求他们对小说的人物进行分析,从那些情节可以看出这个人有什么性格特征,从而概括出人物的形象。如果是散文、记叙文之类,则要求他们从课文中选出两三个词语或句子,体会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作用,同时也体会词语的运用的微妙地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分析能力。
  第五阶段,即初三上学期的作业,难度就更大了,这一年,我想做也更应该侧重系统性和综合性。所以,我初步的打算是让学生根据自己语文知识弱势为自己设计两样作业,然后我逐个更订,两个班结成对手,尖子互改作业;中下生作业则由我自己来改。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不管哪一个层次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
  第六阶段,即初三下学期的作业,这是关键的一个阶段,要求学生在上学期自己训练的专题的基础上融入整个中学阶段的语文知识,自己设置提纲性的专题知识点,以方便自己复习。
  至于灵动性的作业,我想是一个补充的作用,毕竟常规性作业是每天都要完成,针对的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毕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零星的知识点需要巩固,所以,灵动性的作业主要是针对新学习的知识进行出题,我想最好也是能够给学生较大空间的作业。
  当然,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的观点并不一定是和所有的情况,只是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试验的一点体会而已。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