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文章会唱歌

作者:苏州外国语学校 魏素英|  时间:2004/10/29 23:31:5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26


  山东聊城大学中文系的辛刚国老师认为,古人将“文采”被分为声采和辞采两类,也就是说,古人非常重视文字给人的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我们现在经常说某人讲故事是“绘声绘色”,非常能打动人,也是这个道理<可见,让你的语言具有音韵美,在“绘色”的同时还能“绘声”是多么重要1、所写内容本来就既有画面又有声音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读了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你的面前是不是出现了鸟飞的画面,耳边是不是响起山鸟鸣叫的声音?如果光有画面没有声音,恐怕就像以前的无声电影一样不过瘾了吧。“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读到此处,你是否也听到杜甫曾听到的悲雁的叫声?看来,有画有声的确能多方面调动人的感觉器官,更具艺术魅力。
  我们再来欣赏一段文字:“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黄河浪《故乡的榕树》)读这段文字,你是不是眼前有画面、耳边有声音?让你回味无穷了吧。
  适当使用叠字,使文句音韵优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算是成功运用叠字的典范,正如《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中所说,这些叠字“既产生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读起来又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有音乐美的感觉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曾经打动了多少人的心,“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你看,叠字是不是立下汗马功劳
  句式整散结合,富于音韵美
  结构相似、字数差不多的句子叫整句。相反的则为散句。如果写作时整句和散句巧妙配合,句式灵活多样,便会富于节奏美

  常用的整句有对偶、排比等等。这里重点来谈谈排比。
  排比语段句式整齐而协调,语义丰富,能集中叙述事情、周密的论述道理、充分抒发感情、深刻表达思想等,用之可使文章文采斐然。高考优秀考场作文,也经常会见到修辞高手。如2002年江苏某考生的《大度对人——我的选择》就以下面一串排比句开篇,夹叙夹议,气势夺人,表明作者对人生的选择,及其平和的心境:
  你可以没有蓝天的幽远,但可以选择白云的飘逸;
  你可以没有大海的深沉,但可以选择小溪的优雅;
  你可以没有原野的广阔,但可以选择野花的芳香。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方言,有时会助你一臂之力
  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方言,如果你的文章能得方言之妙,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那你的文章就成功了。比如王朔的语言就京味十足,真像一个老北京在向你叙述事情,效果不错。汪曾琪的《胡同文化》也引用了一些北京话,如“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你别说,还真像那么回事。
  请读下面一段学生习作:
  我喜欢这些用着方言似唱非唱喊出的声音,也从中听出了它们特有的韵味。一大清早,卖酒酿团子的便来了。他把喇叭放在嘴边,用低低的声音叫卖:“甜酒酿——小团子——汤团要wā(注:此字应是左边“口”右边“伐”)?”声音通过喇叭,散逸到空气中,在静谧的空气里飘出老远老远。紧跟着的几个,是把声音录好的。前面的把喇叭一开,声音便跑了出来:“旧货马忒——瓦咯冰箱洗衣机马——瓦咯电视机马——”跟在后面的于是也拧开了喇叭,声音便都迫不及待的挤着蹦跳出来:“修煤气灶、修洗衣机、修阳伞、修电视机、修煤气灶,修洗衣机、修阳伞、修电视机……”一遍一遍毫不厌烦的循环往复惹笑了我,也不得不为它的耐心所折服。
  ——江苏钱星佳《走街串巷的声音》
  这段文字选用独具魅力的苏州方言,让这些“走街串巷的声音”好像在读者耳边萦绕,你说效果会差吗当然,形式服从于内容,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还要看你表达的需要,不可一概而论。

  (本文发表于《作文世界》初中版2004年第五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