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统一难除教育积弊

作者:刘长锋  时间:2007/9/21 16:46:15  来源:博客中国  人气:330

    记者昨天从教育部获悉,《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已颁布,基于此建立的学籍管理方法不仅将使学生情况一目了然,还将使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落到实处,使农民工子女就学更有保障。(《京华时报》9月20日消息)

    上个世纪初,满清政府被推翻后,各地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在这个时候,国民政府站出来了。两次北伐、中原大战、张学良易帜,全国军阀大都老实了,纷纷团结在了国民政府的周围。但是很显然,这个团结只是个假象,是个表面上的团结,大家在心底里还是各自为政,各有各的小算盘。各派系骨子里的斗争和利益博弈,直至蒋家王朝退居台岛,仍是剪不断理还乱。大家都有小算盘,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再加上蒋委员长这个人把嫡系和非嫡系分得很清楚,界限很明显。所以这个统一是没用的,是个假象,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

    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实现统一化管理,从表面上看,是实现了一种“统一”,这个统一是浅层次的统一。仅限于管理的层次上,方便了教育部门。但究其实质,对于学生,对于学生家长,其实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尤其对于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问题,更是毫无用处。信息显然只是个信息,只能代表说,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你这个学生上到几年级了,是哪里人。但是我知道了并不代表我就毫无条件地接收你啊。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规定和政策,各个学校也有各个学校的利益或者难处。

    有了这个“统一”,赞助费就不收了?择校费就不收了?一些工业、商业比较发达地区的学校,学生人满为患,我根据你这个规定,就毫无条件地来者不拒,来一个接收一个?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个道理最简单不过了。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各种明目的收费,难就难在进不了学校这个门。你光有个信息有什么用?在日本,个人的户籍资料是可以随身带走的,我走到哪里,我就带到哪里,上报当地户政部门之后,我就可以在这里安家落户了,我就成了这个地方的人。当地政府是没有任何理由和法律依据可以拒绝的。但是我们目前显然还不具备这种条件,时机还不成熟。

    要真正彻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不能光从统一信息上下功夫,统一信息只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要破解这个难题,要真的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就必须要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上下功夫。你要加大投入,改善偏僻落后地区的教学力量和教学资源,使农民工子女不用远离家乡就可受到正规的良好的教育。在外面打工的人,有几个愿意拖家带口的把孩子带来城里“受苦受难”?能在家乡有照顾,受到好的教育,我想没有几个人会愿意把孩子带出来的。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资,特别是加大农村偏僻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教育办学条件和资质,既可以让农村孩子“足不出户”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可给部分城市学校减轻压力,而且可以有效避免择校费和赞助费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难道不比形式上的统一学籍信息更管用吗?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