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天塔”传说到学习普通话

作者:资中县第三中学 李由富|  时间:2004/11/1 10:14:2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681
 
 
  在古巴比伦,有一个关于“通天塔”的传说。说的是人类向往造物主生活的天堂,便齐心协力筑造一个通天塔,以便人类能由此进入天堂。不料,造物主发现此事后万分震怒,不仅推毁了将要建成的通天塔,而且还施展法术,将本来共说一语的人类分成了互不通语言的不同部族。此传说之虚实虽不可考,然而,语言的隔阂给人类的交流带来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请看以下两则来自“方言王国”里的笑话:
  有一位领导向北京记者介绍工作经验时说:“我们这里经济的发展,一靠警察,二靠妓女。”记者们听罢愕然,忙问道:“你们就不抓妓女吗?”答曰:“好的妓女要抓住不放。” 这一番话引起了一阵“轰动”,后来经旁人解释,才知道这位领导说的是“一靠政策,二靠机遇。” 由于他说的是方言,到了北京记者的耳朵里,就成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另一番意思了。
  一个人力车夫向一个打扮时髦的小姐问道:“你要作妻子吗?” 那位小姐听罢花容失色,狠狠地瞪着他,说他欺负小姐,要讨回公道。经人劝说,说他们方言中的“车子”与普通话里的“妻子”谐音,车夫才解了困。
  在方言王国里,类似的笑话还很多,语言的不通使得我们每一个与其打交道的人常常听得急出了汗,弄得哭笑不得。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各异,如果没有一个全国通用的语言,将很难保证国家意志准确一致的贯彻落实,将不利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将不利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党和政府对普通话工作极为重视,制定了以“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推普方针。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普宣传周”。国家教委、语委还要求在二千年以前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师范和中小学要使用普通话教学,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
  我们教师肩负着推普的重要任务,应努力学好普通话,使自己成为语言规范的促进者。但要想学好普通话,并非易事,一下子很难凑效。不过,并非无捷径可走,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说好普通话,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呢?
  第一,掌握好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理论知识脑子里应一清二楚,不能含混不清。我们的方言习惯比较深,对方言和普通话的不同之处,感觉较为迟钝,模仿起来容易变调,掌握起来很不容易。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得下一番功夫去认真学习语言的有关基础理论,系统地掌握语言知识。在训练中要避免“差不多”的倾向,要逐渐向标准靠拢。
  第二,打破面子过“三关”。在掌握好普通话语音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能够打破面子,过好“三关”。第一就是面子关。我们一开始说普通话往往会因别扭、不自然、走调、出错等原因而引起他人的评论乃至笑话,从而使自己感到难为情,不肯在公共场所说普通话。在这里,夏俊莉老师的“顾面子”说普通话我们不妨学学。这种方法是自己说给自己听,也可以自己录下来,以便更正。这种方法不怕出错,不怕闹笑话,无面子可谈。这种方法,自学自练,反复训练,并用录音机录下来,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我们学习普通话的水平,提高我们的说话能力,还可以提高我们观察生活,留意身边小事,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二关是过渡适应关。我们平时习惯于用方言进行交际,一开始说普通话会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总觉得表情达意不够准确自如,这就得需要有一个从方言的语言体系到普通话的语言体系的过渡,以逐渐适应普通话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让普通话进入我们的生活,占据头脑,逐渐取代方言。第三关是坚持提高关。学习普通话,如果像“小猫钓鱼”那样,就会前功尽弃。只有长期坚持说普通话,反复磨练,并且有意识的模仿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的播音,纠正自己说话时出现的方言土音,放下面子,向别人请教,才能达到说一口流利的“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第三,编辑录制录音磁带。配合普通话教材,我们可以找普通话纯正者录制一些字、词、句等朗读磁带,以供我们跟读练习,录制一些散文、诗歌、影视对白等,以供我们学习和欣赏,使我们自己受到普通话的熏陶和感染,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第四,学会用普通话的语言体系进行思维。说话是语言的外部行为,而思维则是语言的内部行为,说话的过程就是把思维的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因此,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说话的质量。我们生活在方言区,习惯于用方言中的语言体系进行思维,在说普通话时,要先将其转化为普通话的语言体系,再表达出来,这不仅影响了我们说话的速度,也影响了说话内容的表达。对此,我们要学会用普通话的语言体系去思维,以从根本上扬弃方言中的语言、语汇和语法等方便的不规范因素,从而真正提高普通话的质量。
  学习普通话的方法很多,各人的具体情况又不一样,因而学习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少不了“决心”二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多学多练,就一定能学好普通话。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