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跪学生,“师道尊严”置于何地?

作者:不详  时间:2007/9/25 19:09:15  来源:北京青年报转载  人气:1042
  面对着调皮学生无心向学、校风日下的状况,为感化学生,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中学校长周常德曾经3次跪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上课。更有一次,在全校的早操上,周常德面对千余师生,双手合拢重重跪下,发自肺腑地大声呼喊:“求你们了,不要再玩闹了,好好学习”。有些师生当场落泪,校风也在此后有了好转。
  近来,关于下跪的新闻还有一条: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曾在其博客里贴了一张“包头市某中学学生跪下给老师们磕头”的照片,并称这是“普通的、伟大的、珍贵的一跪”,“是我提议学生给他们的老师跪下感恩的”。细究起来,这两件事的性质完全不同,一个是老师要求学生下跪,一个是老师向学生下跪,一个带有急欲重振声威的明显的炒作意味,一个是真心替学生着急、一片赤诚地发出了恳求。周校长的苦心令人感动,但我们要说,下跪不是治本之道,不值得提倡。
  “校长跪学生”反映出当前老师对学生影响力和控制力的衰弱,尤其是对一些没有“追求”的学生,基本上陷入了规劝无力的困境中。从古至今,总有学生不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总有学生被血液中骚动的因子诱向他途而耽误学业,但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师道尊严的观念深入人心,老师凭借天然的权威性和循循善诱的说服力,能让很多学生认识到攻读的必要性,从而主动向学。对于冥顽不灵的学生,老师还可以动用早已为家长和社会所认可的惩戒权,恩威并施地迫使学生把心收回来。虽然不能说权威性和惩戒权是无坚不摧的利器,但总归是把很多“脱缰的野马”赶回了正道。
  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师道尊严”的口号虽然响亮,却不再是人们铭刻于心、践之于行的金科玉律。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增长,家长对孩子的珍视和娇纵日甚一日,不但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遭到人人喊打,就连老师正常管教学生的权力也在一次次冲突后,悄悄地缩了水。对于执意不学的孩子,老师还真是没有什么“杀手锏”。前一段,一所职业艺术学校的“辱师”事件曾经沸沸扬扬:在一段录自课堂的长约4分钟的视频中,学生随意游走、嬉笑、打闹,甚至用各种手段挑衅、侮辱头发花白的老师,整段影像充斥着学生的笑声、谩骂和脏话。这段录像无比清晰地映射出老师在调皮学生面前的无力和尴尬。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就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而那些责任心强的老师,就只能苦口婆心或者低声下气地“感化”学生。这种哀求、劝说发展到极致,就是周校长的下跪之举。
  表面上看起来,“校长跪学生”使学风明显好转了,但这恐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校长惊世骇俗的一跪后,学生们一时惊呆了,感动了,恻隐了,收敛了,这都是人之常情。但学生们内心是否真的明白了课业的重要性,还打着问号。时间长了会不会故态复萌,也很难说。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周校长的举动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他可能就不必一跪再跪了。
  退一步说,就算下跪能起到根本的作用,老师付出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我们的文化传统讲究“男儿膝下有黄金”,下跪通常发生在两种情形下:一是表达无上的敬意,二是表达最高的请求。第二种情况往往带有人格自我矮化和无条件服从的意味。老师跪学生,无论如何不属于第一种情况。如果学生们看惯了老师的下跪,不再感动,老师是不是还得通过其他自轻自贱的方式来进行“感化”?这样发展下去,老师只能退让和付出,不能约束和惩戒,只有义务没有权利,那双方之间岂不是有点儿像主子和下人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可能调教出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学生,这种教育方式注定会遭遇失败。对于老师们来说,千万不要再跪了。对于全社会和教育部门来说,应该有意识地调整一下师生关系了。

文章评论

共有 1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忧虑 于03-26 15:30发表评论: 第10楼
  • 不能把老师看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者.
    媒体一方面表现出对教育现状的忧虑,一方面又经常制造错误的舆论导向.
    客观上营造了不利于学生学习,不利于教师教学的社会舆论氛围.
    作为媒体人
  • 愚猪 于09-30 14:08发表评论: 第9楼
  • 老师你劳累了!
  • 没办法 于09-29 16:28发表评论: 第8楼
  • 可叹,可敬,可悲,原因在哪,社会授予了老师教的权利,但剥夺了教师管的权利,所以,在世风日下的今天,教也就疲软了,教师也就无奈了,想有作为者,逆流而上,平庸者,随风而飘,所以,专家和
  • 莫闲 于09-29 13:34发表评论: 第7楼
  • 社会、家庭、国家都来关注教育,而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政府行政力度不高,社会对家长的压力缺乏。
  • Berry 于09-28 22:11发表评论: 第6楼
  • 这校长太好了!
    为了学生一生的命运,不惜损害自己的尊严.
    可敬,可敬..
  • 123 于09-26 22:55发表评论: 第5楼
  •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作为校长,应如何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我们的教育,不是学校的教育,是人民的教育!!!!!!!!
    教育需要人民政府牵头来进行.
  • yl 于09-26 22:54发表评论: 第4楼
  • 有人不想读书,也是正常的.
    老师指望所有人都好好读书成材.
    这种心态也是不对的.

    爱读不读.看淡点吧.
    老师首先得把自己当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