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一生
作者:chuchen 时间:2007/10/15 15:18:3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758
清晓的江头,
白雾茫茫;
是江南天气
雨儿来了——
我只知道有蔚蓝的海,
却原来还有碧绿的江,
这是我父母之乡!
——冰心:《繁星》
冰心,中国现代和当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翻译家和优秀的社会活动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农历庚子年闰8月12日)生于福建福州府隆普营一个海军的家庭,祖籍福建长乐。冰心出生7个月,在襁褓中随父母离开福州,直到1911年11岁时,父亲谢葆璋辞去烟台海军学校校长的职务,举家南归回到故乡,次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福州女子师范预科。
“福州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我故乡,因为它是我的父母之乡。”
二、烟台的海(1903—1911)
大海呵!
哪一颗星
没有光?
哪一朵花
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冰心 :《繁星》
1901年5月,冰心全家迁至上海。1903年,父亲谢葆璋受命海军训练营营长,同时负责筹办海军学校,此时,随父迁至烟台。在烟台,冰心居住时间长达8年,度过了她幸福而多彩的童年生活。烟台,冰心称之为第二故乡,烟台的海与山,烟台的水兵与灯塔,给冰心“海化”性格和爱国主义思想最初的影响,也给冰心最初的文学启蒙。
三、中剪子巷(1913—1923)
“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
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
——冰心:从《“五四”到“四五”》
1913年,谢葆璋出任海军部军学司司长,举家北迁,住进了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14号的三合院。在这座院中,冰心住了10年,直到赴美国留学。中剪子巷的10年,是冰心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尤其是“五四”运动的惊雷把她“震”上了文坛,她的以《超人》为代表的“问题小说”,以《笑》为代表的白话散文,以《繁星》和《春水》为代表的自由体小诗,奠定了在中国文坛上重要的位置,在思想上开始形成了她的“爱的哲学” 。
四、留学美国(1923—1926)
指点我罢,
我的朋友!
我是横海的燕子,
要寻觅隔水的窝巢。
——冰心:《繁星》
冰心以优异的成绩从燕京大学毕业,并获得了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1923年8月,冰心横越太平洋,来到波斯顿。三年的留学生活,进一步开拓了冰心的视野,充实了新的知识,同时,结识了许多朋友,认识了她的终生伴侣吴文藻先生。著名的《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也即诞生于此。冰心以通讯的形式,将故国的思念,异国的风情,病中的感受,人生的思考,亲切动情地展现在小朋友的面前,成为影响和哺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名篇。
五、风雨燕园(1926—1938)
千言万语仍回到一句话,人生本质是痛苦,痛苦之源,仍是爱情过重。但是我们仍不能饮鸩止渴,仍从人生痛苦之爱情中求得慰安。何等的痴愚,何等的矛盾呵!
——冰心:《南归》
冰心回到祖国,回到燕园,已是秋天了。表面平静的校园和家园,无法阻隔世界接连发生的一次次的震憾,从北阀战争到“四•一二”事变到“三•一八”东三省沦陷,冰心对她一贯主张的“爱的哲学”进行了反思,融进了新的内容。自1929年起,冰心和吴文藻在燕南园内,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冰心的创作成就和吴文藻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六、抗战萍踪(1938—1946)
我走,我要走到天之涯,地之角,抖拂身上的怨尘恨土,深深地呼吸一下兴奋新鲜的朝气。
——冰心:《默庐试笔》
1938年秋,冰心离开北平,来到战时的大后方云南昆明,此时,虽有短暂的安宁,但国破山河碎,冰心依然苦恋着北平,恨不能掮着旗帜,杀入北平“那美丽尊严的躯壳!”在这种心情下,1940年冬,冰心来到了重庆,开始了忙碌的战时生活。然而,“皖南事变”发生了,冰心对国民党产生怀疑和失望,上了歌乐山顶,过着清高而清苦的生活,郭沫若赞之为:“微怜松石瘦,贞静立山头。”
七、旅居日本(1946—1951)
世界是和平的,人类是自由的,只有爱,只有互助,才能达到永久的安乐与和平。
——冰心:《给日本的女性》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冰心作为眷属前往日本,由于她的《繁星》,《关于女人》等作品已有介绍和翻译,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女作家谢冰心的到来,引起了日本作家、学生和社会的关注。饱受战争苦难的冰心,同时也看到了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灾难,她利用接触战后日本社会的机会,面对日本的青年,妇女和人民,呼唤着爱与同情,和平与安乐。
八、归来之后(1951—1966)
春何曾说话呢?
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
已这般的
温柔了世界了!——冰心:《春水》
1951年秋天,冰心与吴文藻回到了新生的祖国,受到了党和人民的真诚欢迎。面对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冰心激动万分,她热情地歌颂着新生而古老的祖国,勤劳而善良的人民,活泼而纯真的儿童;同时,她作为和平与友好的使者,频频出访世界各国,播下了和平与友谊的种子。
九、“文革”十年(1966—1976)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革命的青春永不老。
……年轻人,
你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我也不是那金色的黄昏。——冰心:《“因为我们还年轻”》
自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整整十年,疯狂与愚昧,动荡与苦难,“文革”中的冰心,受到冲击和批斗,面对苦难,却从未动摇过对党的信念,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她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苦难的祖国尽心尽力地工作。她坚信,春天永远属于人民,青春永远属于劳动者。
十、生命从80岁开始(1976—1999)
西谚云:“生命从40岁开始”。我想从1981年起,病好后再好好练习写字,练习走路。“生命从80岁开始”,努力与小朋友们一同前进!
——冰心:《生命从80岁开始》
粉碎“四人帮”后,冰心万分欣喜,面对祖国“四化”建设的新生活,再度燃起了创作激情。此时的冰心已过古稀之年,但她打算“生命从80岁开始”。像年轻人一样,她出国访问,她不断写作,她经常会见国内外的客人;她为教育呼吁,对儿童说话,替妇女进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着不懈的努力;她时有新作佳作问世,时有惊世警句出现,常常引起文坛和社会的关注,80岁之后的冰心,再度形成了又一个创作高峰,形成了壮丽的晚年景观。
十一、送别冰心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冰心
1999年2月28日晚9时,冰心在北京医院仙逝,享年99岁。冰心的离去,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各种报刊、媒体,为此刊发大量的文章,报导和怀念这位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冰心的逝世与成就,同时,人们以独特的玫瑰方式,送别他们所爱的冰心老人。
十二、一切为孩子
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冰心:《繁星》
冰心一生视孩子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她为孩子们写作,长达七十多年,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她辛勤浇灌,培植祖国的花朵,她把自己的稿费,捐给了孩子,捐给了希望工程,可以说,冰心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许多人一提起冰心,便想起孩提时代所受到她的教育、熏陶和艺术感染,便有一种纯洁一种温情。
十三、玫瑰与猫
我不但喜爱玫瑰的色、香、味,我更喜爱它花枝上的尖硬的刺!……我认为花也和人一样要有它自己的风骨!
——冰心:《〈月季花〉序》
冰心的一生有两大爱好,爱花与爱猫。她认为爱花者无恶人,她什么花都喜爱,最喜欢的是月季花和玫瑰。爱猫,则是到了晚年之后,平日晚辈外出上班,多是猫咪与之相伴,猫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了“一等公民”,而在客人面前,冰心总也忘不了夸她的猫,于是,咪咪的名字和照片也和冰心一样,在海内外广为流传。
十四、家庭与友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会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乃至一个健全的国家。
——冰心:《论婚姻与家庭》
冰心早在青少年时代,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和教育,非常看重健康美满的家庭和真诚志同的友谊。冰心以仁爱之心待人,热情、随和、平等和真诚,她的朋友无年龄的界限,无国籍的界限,遍于人间遍于天下,而她自己的一生,无论是和平的日子还是动荡的岁月,也都生活在健康美满的家庭与真诚的友谊之中。
来自 《冰心网》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