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的指头”与教学方法

作者:龚 焱|  时间:2004/11/4 20:20:0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06

    一个神话说:仙人吕洞宾在路旁看到一个穷苦的孩子,就用手指将一粒小石子点成金子送给他,小孩摇了摇头;吕洞宾便又将一块大石头点成金子送给他,他仍然摇了摇头;吕洞宾索性将一座山点成金子送他,小孩还是摇摇头。吕洞宾有点生气地问:“你究竟想要什么?”小孩开口道:“我要你点石成金的指头!”
    这点石成金的指头便是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教学生领会、掌握所学知识的原理和结论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金子”;但是,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获得这些原理和结论的方法——“点石成金的指头”。
    我们教学生重在教方法。因为,我们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正像我们不可能带领他们走遍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一样。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正像我们能够指点他们跨越我们尚未走过的道路一样。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有相当多的学校和老师,为了追求及格率,追求高分率,追求升学率,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消化,也不管过重的负荷学生是否承担得起,一味地向学生拼命灌输知识,忙不择径,管他什么“填鸭式”、“题海战”全用上了。甚至加班加点,开夜车,擂得学生死记硬背, 人人过关。毕业班的学生就更苦了,晚上加班不算,连星期天、节假日都被教师霸占过去,学生叫苦不迭。在这种“高压”下,存在一个最大的隐患,那就是培养出来的大都是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正如托尔斯泰所说:“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从本学期开始,学校实行了五天工作制。教学时间缩短了,教学质量怎样才能不受影响呢?这就要求我们作教师的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
    为了学生成绩优异,就得每天有我们教师的辛勤而优异的工作。这工作中,绝大成份是探求教学方法,总结教学规律,研究教学艺术。教学如钻并,钻得越深,出的水越多。方法对头,事倍功半;方法不对,事半功倍。在兵法上,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取,不争不取,正是为了夺取更大的胜利。教学亦然,贪多嚼不烂,欲速则不达。因此,必须把握主次、重轻、详略、急缓,有所弃才有所得。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师不能提示规律的教学,不论你花了多少时间,不论你讲了多少内容,都如同石头熬汤一样,喝到学生口中的,仍然是没有鲜味的清水。著名数学家高斯在创立了一种12次方程的计算方法后,仅花了一个小时就求得了谷神星的运行轨道。而在此之前,欧拉为了求得同样的结果,却花了整整三天时间,以至把眼睛都累瞎了。可见,得法者善辟蹊径,省时省力。
    我们教师在讲坛上,不要当演员,只顾唱“独角戏”;而应当做一名娴熟的导游,把学生一步一步引人胜境,让他们自己去领略知识的千山万嶂的无限现丽的风光。
为了学生的健康,请教给他们“点石成金的指头”。
 

文章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1256 于12-11 14:40发表评论: 第2楼
  • 我给个差劲
  • 123456 于12-11 14:40发表评论: 第1楼
  • 哦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