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改革初探

作者:楚学群|  时间:2004/11/5 4:58:3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19
 
  去年九月到十月,是我教书生涯中最痛苦的一段日子。初次尝试教两个班,事事还想亲历亲为。每天,桌子上,搬走了一座山,又来了一座山,真是苦不堪言,尤其是作文,两个班150多份,似乎总也改不完,再怎么简单修改,人也是力不从心。尽管我了解了学生作文的大体情况,找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我还是要寻求改变:发动学生,解放自己。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指出写作范围,让学生自由命题
  初一下学期 语文第二单元所选课文都是跟学校生活有关的,上完这一单元后,我让学生围绕自己的学习、生活出作文题。学生们感到很新鲜,兴趣很大,积极发言,拟出了 
〈〈我的初一生活〉〉、〈〈我说我班〉〉、〈〈幽默、讨厌、有趣、内向的同桌〉〉、、〈〈又爱又恨的星期天〉〉、〈〈回忆小学生活〉〉等文题,然后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决定取舍。
  上学期第五单元是描写四季的散文,学学生们领略了作家笔下的自然景物的美,也有话想说,时值初冬,有同学就拟了《雪》、《冬天也是好天气》等文题。
  再比如学完了写作单元的〈〈说真话,诉真情〉〉后,由于元旦将至,他们又选出了〈〈礼物〉〉、〈〈新年的追忆〉〉、〈〈精彩瞬间〉〉等题目。
  由于这些题目是经过大多数人同意才定下来的,贴近他们的生活,大大减轻了学生对作文的厌恶感,变要他作文为他想作文,变搜肠刮肚为信手拈来,增强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二、限定时间,保质保量独立完成作文
  题目一旦确定,即要求学生拿出字典,在所列文体中任选一个,45分钟内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字数达不到的,一律不及格。
  三、提出修改要求,让学生互评互改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写作的全过程,不仅要自己命题、自由写作,还要学会自己修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道如何衡量别人的作文,也就知道如何要求自己。
  初一学生主要学写记叙文,针对这一文体,我先给学生详细讲解了修改文章的十点要求:
  1、  中心是否明确集中,是否与题目相符;
  2、  是否围绕中心来选材;
  3、  材料是否新颖;
  4、  内容是否真实、具体、充实;
  5、  祥略是否得当;
  6、  段落划分是否恰当,层次是否清楚;
  7、  文章前后有无照应,是否连贯;
  8、  语言是否简明、生动;
  9、  有无病句,有无错别字;
  10、标点运用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整洁。
  每一项5分为起评分,满分为10分。同时指出作文修改的总原则:客观公正、适当鼓励。
  要求学生做到“四要”:批改要仔细、评语要详细、分数要合理、差生要鼓励。然后找一篇学生作文进行评讲,给学生做示范。
  修改的方式也可灵活多样。
  1、  自己改自己的。只有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才有资格、才会修改别人的文章。每个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改正错别字、修改病句、注上旁批、打上分数、写出评语,再交由组长检查,找出作文写得好的,自评到位的予以表扬,在班上张贴、传阅或朗读。
  2、  选出作文基础好的同学,每人改几份作文。
  3、  按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分类,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作文交换评议。
  4、  全部打乱,人人动手,评议别人的作文,汲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指出别人的缺点,对照自己的文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  班与班之间交换修改。
  第一次让学生互评互改,我是在课堂上让他们完成的。有什么问题,我随时解答。作文收上来以后,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修改之认真,评语之详细让我倍感欣慰。例如:写完《学会关心别人》这篇习作后,有学生评到“文章材料令人耳目一新,叙述了孙悟空取经归来后关心别人的事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刻画人物虽只寥寥几笔,人物性格却表现的淋漓尽致。不错!只是‘学会’二字还不够突出,还有少许错别字,希望作者以后写作扣题要紧些,人也勤快些。”
  另外,评议作文的过程也为日记提供了素材,有同学在日记中这样谈体会“今天我很倒霉,碰到了一个字都写不清楚的家伙,我体会到了老师工作的艰辛。”还有人说:“某某的作文用词丰富,语言很幽默,值得我学习。”也有人说:“我不同意某人的看法,我认为我的文章写的好。”互相切磋、讨论,这何尝不是一种提高呢?
  通过几个月的实践,我觉得身上负担减轻了一些,学生也学到很多,既解放了自己,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两得。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