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课文佳联,学撰联之法

作者:江西省南康中学 李奕平  时间:2007/10/31 17:17:3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38
  要撰写好对联 ,先要赏析对联,从中领悟方法,从析课文佳联,学撰写对联,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之路。
  一、比喻法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比喻法,就是在联中借助比喻拟写而成。此联抒写的是与意中人相隔而引起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彩凤”对“灵犀”,“无”对“有”,“双飞翼”对“一点通”,结构上对仗工整。联中“彩凤”对“灵犀”,巧用比喻,“彩凤”喻“美满爱情”,“灵犀”喻心灵契合,比喻巧妙贴切。“身无”暗示爱情受阻,“心有”暗示心灵相通,既写出了矛盾的情感,又写出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奇妙融合,显示了诗人写心灵感受的才华。后人常借用表现朋友间的感情。意思是:自己身上尽管没有彩凤那样的双翅得以飞越阻隔,与对方相会,但彼此的心,却像犀角一样一线相通。
  二、叠词法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吴晗 《说谦虚》)
  叠词法,就是叠用一些语意相关的名词或其他词性的词,而组合成对联的方法。此联就是用名词相对,来劝诫读书人必须以天下为已任。
  三、借代法
  3、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尊;业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滕王阁序》
  借代法,就是运用借代来拟写对联的方法。“朱”对“绿”,色彩对仗工整;“临川”对“彭泽”,借代辞格对仗工整(谢灵远曾作临川太守,故相代,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故相代),运用借代,从“宴会之乐” 和“宴会者才华”两方面表现这次宴会之盛。
  四、描写法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描写法就是描写景色而成对联的方法。此联描写的是登上滕王阁极目远眺之景。“落霞”对“秋水”选所见两景对举,从两个角度选取最富特色之景,“与孤鹜齐飞”与“共长天一色”对举,概括描绘出景色特点。全联气势恢宏,被后世誉为千古一绝之联。
  五、化用法
  5、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化用法,就是化用典故或成语而成对联的方法。联中“物华天宝”与“人杰地灵”对举,化用“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极力赞美豫章的“人杰”。此联意思是:洪都一带物品华美,沾有上天宝气,牛、斗之间的紫光宝气照射着丰城的宝剑;这里的人是那样的才华横溢,一般不愿接待客人的豫章太守陈蕃也不得不为豫章人徐孺的才华感动而放下悬挂着的榻。
  六、夸张法
  6、爽赖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止。(王勃《滕王阁序》)
  夸张法就是运用夸张拟写对联的方法。此联借助夸张,用“清风生”对“白云止”,写自然景物清风为之吹来,白云为之而停,侧面描绘歌乐之妙,写出宴会中的歌乐之欢;本联也运用了互文手法,拟人手法。意思是:清脆的箫管之声一响,清风为之徐徐吹来,美妙的歌声一唱,白云为之停止飘动。
  七、联想法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联想法,就是借助相关、相对或相近联想而拟写对联的方法。此联“星垂”对“月涌”、“平野阔”对“大江流”,结构上对仗工整;运用的是相近联想法手法,由“星”联想到“月”,通过对在东流而下的途中所见的辽阔的平原、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的描写,来反映出内心的孤苦、凄怆的心情;描绘的意境是:明星底垂在广阔的平野,月随东流的大江涌动。
  八、对比(反衬)法
  8、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对比(反衬)法,就是借助有鲜明对比的事物或特点来对比或反衬拟写对联的方法。此联“野径”对“江船”,“云”对“火”,“俱”对“独”,“黑”对“明”结构、平仄上对仗都很工整。本联借助对具有彻夜下雨的可能的天气景象的描写,来表现“喜雨”之情。在手法上运用了反衬手法,以“火独明”反衬“云俱黑”,对比鲜明,景物特点突出。
  9、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联中“五更”对“三峡”、“鼓角”对“星河”、“声悲壮”对“影动摇”结构上对仗工整,语义上由两种不协调的景色构成“反对”:一面是这里战乱频繁,黎明时分即可听到悲壮的鼓角之声,兵革不息;一面是这里的环境秀丽,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倒映水中,星影在江流中摇曳不定。此联把对时局的关怀和对三峡夜景的欣赏融为一体,通过反衬,表现出一种悲壮深沉的情怀。
  九、互文法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互文法,就是运用 互文来拟写对联 的方法。“人闲”对“夜静”,人的内心的闲静与自然环境的清静相对, “桂花落”对“春山空”内心感受相对,上下联内容可作互文理解:在这人闲而又清静之夜,细微的桂花落枝也能听到,山涧也感觉是那样的空寂。全联通过人的感觉来表现山涧的空寂,构思巧妙。
  十、类比法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类比法就是运用类比来拟写对联 的方法。此联以“玉”类比“人”,以“琢”类比“学”,以“不成器”类比“不知道”,对举工整,此联意在告诫后人要加强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方能成就大业。 
  江西省南康中学   李奕平   邮编341400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lll 于11-27 12:48发表评论: 第1楼
  •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