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作者:河南省陕县一高 李秀荣| 时间:2004/11/7 9:21:0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624
想象是一种再造和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能力,亚里斯多德说:“没有了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联想是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一种思维活动。记叙性抒情性的文章常借助联想和想象来展开故事、抒发情感,但联想和想象并不是这两类文体的“专利”,议论性文体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
在写作议论文时,选择适当的角度和典型而充分的论据来论证分析的过程,就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它要求作者以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为基础,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写作是选准切入点,注意其合理性,在自己认知的领域里自由驰骋,切忌生拉硬扯,胡编乱造。比如以“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为题写议论文(当然也能写成别的文体),可选的角度很多,可联想的事物也很多,这就需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的话题切入,写时才能得心应手,如写通讯技术,就不能不联想到从古到今通讯手段的变迁,需要对这方面有较系统的了解,从“飞鸽传书”到“烽烟报信”,从“固定电话”到“移动通讯”再到“网上传输”,拥有这方面的知识,文章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丰富充实。
联想和想象除了要合理外,还要力求新颖。同样是写《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一文,有位同学谈的是“官”和“民”的距离,从古代写到现代,从中国写到外国,纵横开合,挥洒自如,这个切题的角度很新颖,很有现实意义,在阐述中国古代“官”和“民”之间的关系时,作者写道:
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非常森严,官老爷们头顶着“清正廉明”的大匾,在大堂之上高高端坐,两边差役高呼“威——武——”,给人以威严之感。小老百姓们甭管你是喊冤的,还是被告,走到这大堂之上,“扑通”一声先跪倒,然后再诉你的冤,你的苦,有谁敢抬头看一眼“青天大老爷”是什么模样。这就是古代的“官”和“民”,即使身在同一房檐下,那“咫尺”的距离在“官”和“民”之间竟成了“天涯”。
这段文字作者赋予“咫尺天涯”以新的内涵,写得生动形象,不能不说是联想和想象的巧妙运用。
联想和想象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感悟能力,否则就无从谈起。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应该说金钱是个奇妙的东西,而且总是显示出双重的特性——它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它既是财富的象征又是灵魂的赌注,它既是生活的必需又是万恶的渊薮。面对金钱,莎士比亚曾经叹惋不已:“这小东西,只这一点点,就可以使白的变成黑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清朝桐城派人士戴名世则借钱神之口揭示出金钱的奇妙魅力:“官吏非吾不乐,商贾非吾不通,交游非吾不厚,文章非吾不贵,亲戚非吾不和,有吾则生,无吾则死。”正因为金钱如此奇妙,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清白的读书人在金钱面前总是战战兢兢,惶恐不安。在他们看来,金钱可以泯灭良知,膨胀私欲,败坏礼仪,引发纷争。而在他们笔下,面对金钱的诱引,多少良家女子沦落风尘,多少官僚政客巧取豪夺,多少利禄之徒六亲不认,多少王侯将相醉生梦死。由于认定金钱可以导致种种罪恶,他们对金钱总是持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所谓“志士不敢到,贮之成祸胎”(唐代罗隐《钱》),而重义轻利,视金钱如粪土,也就自然而然的定格为国人代代相传的美德。
作者对金钱的分析可谓透辟深刻,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独到的见解,缺乏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断难写出此精彩文字。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是一个中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素质,有了它,写作时你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写作的王国里自由翱翔。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