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绚丽的人生价值绽放
作者:宋玉铭 时间:2007/11/12 17:13:2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178
本文作者胡立根(广东深圳红岭中学)。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发现当今教师多数是“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材有什么深刻含义,好在哪里,有哪些好教,或者怎么教?”“我们的教师钻到教材里就出不来了。”针对这些现象,作者又提出几个问题:“这样钻研真的是我们的主根任务吗?”“这些问题不是有文学专家他们在解决吗?”“我们这些不是文学专家的人再钻研又能达到怎样的境界,对学生的语文智能的发展又有什么作用?”“躲在文学专家的背影里,你能有什么价值?”由此,作者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三种专业生存状态。也就是说,“教材——学生型”、“课标——学生型”、“学习背景——学生型”他谈到:“教材——学生型”的教师其教学主要就是进行文选的分析和讲解,充其量是一本教学参考书的价值。“课标——学生型”的教师可以超越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灵活地选取教材,这种教师已优于“教材——学生型”教师了,已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学习背景——学生型”不仅能够像“课标——学生型”教师那样能根据课标的要求作学习的一般规律,为学生设计语文能力的发展的培养方式,尤其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置于社会语文的大背景中,让每个学生语文智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人生价值。
反思自己,距胡老师的人生价值要求差之甚远,我们还只在第一层面“教材——学生型”沉浮,有时连教材钻研都浮于表面就更别谈学生的学情、学习背景、课程标准的设定,我们基本上充当着课本内容的“传声筒”。学生充当着“接收器”。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发展,语文智能的培养,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己对话,生生对话的充分体现基本上还是零状态。有时,上课前才匆匆浏览教材一遍,在课堂上讲了课文的前半内容往往忘了下文如何展开。
古人曰”读书可以医愚”,”有疑处且须疑”.读了这篇文章有如当头棒喝,让我认识到:教师要最大限度的体现自身价值,其追求目标就是必须尽快摆脱”教材——学生型”的生存状态,逐步跨入”课标——学生型”的生存状态,直至”学习背景——学生型”的生存状态.也就是说比较准确的诊断并发现学生个体语文学习的长处,学习的短处,发现学生个体语文学习的能力,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的障隘之处,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程序,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让每个学生的智能得到最大发展.也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找准了病根,就能对症下药.像一个医生,根据每一个患者的不同病患,开出不同的处方,或者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坚定不移的探索,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我会让绚丽的人生价值绽放.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