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语文分科教学的反思与启示
作者:江西省宁都县第三中学 廖平平 时间:2007/11/25 13:28:3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492
一, 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后,语文课程由“国语”“国文”统称为“语文”,语文教学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51年版初中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中提出“语”、“文”密不可分、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观点。但是,1953年12月,中央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给党中央的《关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报告》分析了语言文学混合教学的弊病:“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历来是把语言和文学混合起来教,这样教的结果,不论从语言方面来看,还是从文学方面看,都遭到了失败。”建议“应当把中小学语文一门课程,分为语言和文学两种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1954年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的扩大会议上,讨论并批准了这一报告。中学语文被决定分为汉语、文学两科。1956年4月,教育部正式下达了在中学及中等师范学校中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通知,从19年下学期起,我国中学语文课就实行了分科教学,将语文分成“汉语”和“文学”两门课程,“汉语”课本有6册,依据现代汉语的知识系统分为7个部分,按照“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标点符号——修辞”的序列编排。“文学”课本初高中各有6册(其中高中第五六册没有编出来),初中包括文学作品以及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常识,高中以文学史为纲,自近而远,从古到今编排。分科教学进行了三个学期,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分科教学被取消,1958年恢复为“语文”科。
二, 反思
这次分科教学,集中体现了很多语文大家的智慧。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如叶圣陶、张志公、张中行、冯钟芸等,参与了大纲的制订和教材的编写工作。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曾就分科教学的意义及有关问题向北京市语文教师作了《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的报告,强调了分科教学的必要性。报告认为: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语言学是一门科学,文学是一门艺术,性质不同,知识体系就不同,教学任务也有所不同。从这一观点来说,这次分科教学的指导思想应该说是正确的。
此外,这次分科教学,第一次制订了文学教学大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文学教学体系和汉语教学体系,给后来的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结合这次语文分科教学的背景和分科教学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次分科教学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首先,这次分科教学是在“一边倒”方针的指引下,片面学习苏联的教学经验而实行的。文学课本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搬用苏联的一套做法,以致在实际教学中难以适应。另外,大跃进运动的冲击,也是这次分科教学无法再进行下去的原因之一。
其次,这次分科教学所分的科目比较机械,简单的将语文理解为“语”和“文”的相加,没有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文学课本片面强调文学性,忽视了—般读写能力的培养。汉语课本也嫌烦琐,内容枯燥。教材的编排只注重了理论性、知识性,没有考虑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及教化作用,忽视了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分科教学是现代语文教育历史上具有创新意义的一件大事,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改革。对以后的语文教材的编排和教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 启示
时间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语文教学虽然在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诸多改革,但还是没能走出“少差慢费”的阴影。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语文分科教学,我们可以受到启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再来一次分科教学呢?
当然,我们不能再把语文分成“汉语”和“文学”两门课程,笔者曾经建议,将中学语文分成“实用语文”和“文学欣赏”两门课程。“实用语文”重点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体现语文的实用价值,所承担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文学欣赏”重点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语文课程的教化作用,所承担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见2002年第4期《语文教学之友》:《关于中学语文课实行分科教学的构想》)
这样分科的理由是:
首先,有利于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繁杂,有字词句篇,有语法修辞,有阅读写作,有口语交际,有古今中外的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等等。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也很多,既要识字写字,又要听说读写;既要了解汉语知识,又要提高文学素养;既要思想教育,又要审美教育;既要培养创新精神,还要培养个性气质……纷繁复杂的内容和目标揉和在“语文”一门课程当中,让语文不堪重负,也让语文教师不知所措,常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语文分成“实用语文”和“文学欣赏”,每一科目分别教学一两方面的内容,完成一两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就能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语文教学就能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其次,分科教学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给语文教学注入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有关部门编写了课标版的教材。这些新教材虽然贯彻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可是仍没有改变以前的以阅读教学为中心、重阅读轻写作的教材编写模式。因此很多老师使用新教材时,“穿新鞋走老路”,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并未得到改变。把语文分成“实用语文”和“文学欣赏”,重新构建科学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教材体系,可“逼”广大教师摒弃旧的教学方法,适应或探索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从而彻底改革语文教学。
第三,分科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适应时代的发展。
实行分科教学,构建新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教学体系,编写生动有趣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语文、用语文,从而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能学习、生活、工作得更好。
我想:语文分成“实用语文 ”和“文学欣赏”两科,会把语文教学带入柳暗花明的新境地。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