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即景作文构思的教学尝试
作者:四川省遂宁市高级实验中学 廖勉 时间:2007/11/26 11:58:4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69
我让学生保持安静,并示意窗边的同学打开窗户,“这样吧同学们,风是那样的令我们惊悸与激动,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绪都被风吹飘起来,就让我们打开窗户真真切切地感受一回风,好好地倾听一回风的声音。”须臾之后,我作了一个导引-----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样一句话,意即人的思维可以回溯千古,驰骋辽远,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我们没有亲睹大海,但可以想象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浩瀚壮阔;我们没有身历高原,但同样可以想象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原驰蜡象”的雪域奇景。立于风中,驰骋思维,看看大家围绕“风的断想”的话题能感受到什么,倾听到什么……
下面是部分学生的发言与师生对话的整理记录:
生1:我感到了当年荆轲刺杀秦王的苍凉悲壮与豪迈,秋风猎猎,易水滔滔,他慷慨悲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回”,萧萧秋风中有他仗剑昂行的坚毅身影。
师:萧萧风声也传唱着荆轲抛却个人头颅,拯济天下黎民于暴秦刀俎之下的壮烈情怀!历史的强音从古唱到今,历史之风也正叩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扉……(学生情不自禁鼓掌)
生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的茅屋就是在这样的风中轰然破塌,破塌的还有他忧思愤虑的一颗心。
师:杜甫饱历战乱之祸,流离飘转入蜀,寓居成都草堂,茅屋为秋风所破,诗人心急如焚……(故意顿下)
生3:面对风雨所破的茅屋,诗人对个人的遭际并不怎样忧虑,更多的他想到了百姓栉风沐雨的艰难和卖儿鬻女的凄惨。临着风感着雨,诗人的心分明在流血泣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长叹,充满对社稷苍生的无限悲悯。
生4:还有《登高》诗,诗人报病独登台,秋风疾速苍天高远,“无边落木萧萧下”,满目的凄凉满腹的忧思,“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狂舞的发须撩拨起诗人内心的澎湃与激荡,风见证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结。
师:是啊,杜甫的“茅屋”与《登高》是首风中的歌,歌中吟唱的是无数古代正直文人济怀天下的博大情怀。
生5:陆游在风雨之夜仍想着保家卫国,抗金杀敌。
师:那是他写的一首什么诗?能背诵一两句吗?
生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师:“夜阑”是什么意思?“卧听”是一种恬淡与宁静的心绪吗?
生7:夜深人静。诗人居于荒僻冷寂的孤村,夜已经很深很深,屋外是呼啸的大风暴虐的狂雨,屋内则是陆游如江滔翻滚的爱国思绪,诗人辗转难眠,国事填膺,哪有闲卧恬淡的功夫?“铁马冰河”是当年驰骋疆场的满怀豪情撞入脑际,“僵卧孤村”却是眼前壮志难酬的满腔愤懑萦绕心间,那孤村、那铁马、那忧愤、那曾经的梦、那南宋王朝尽在风雨之夜的“听”中。
生8:陆游“居卑位而思有为”,卧于“孤村不自哀”,使我感到他犹如立根破岩“千磨万击仍坚劲”的青松,也好似冰雪林中凌风傲霜绽放生命芬芳的蜡梅……(学生鼓掌)
师(笑):好一个“听风雨”!看来自然界的风雨在我们这群“文化人”(学生笑)的眼里有着美好的感悟与厚重的文化意蕴。
生9:生8提到的“青松”“蜡梅”启发了我。上学途中,我注意到了被风雨吹得东倒西歪的道旁树和狼籍满地的小花草,它们在风雨中凄惨挣扎呼喊救命的景象,让我感到它们太娇嫩太脆弱,这样无骨的人怎么能面对现实的遭际?还是青松蜡梅好,它们有着不避风雨挑战厄运的坚毅风骨。
…………
生18:风过无痕,是一种悲哀,我们身边有太多象一阵风一样的流行事物。
师:(示意说下去)
生19:时尚风、购物风、偶像风、韩流、超女、哈日族……这些“流行风”就象感冒病一样传染,我们中就常见到被“流行病”“感冒”的人:留着明星的发式,哼着歌星的调子,穿着偶像的时装,迈着模特的猫步,一摇又一摇,三摆又三摆。(学生大笑)
生20:有这样一则材料: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知道“景岗山”的越来越多,知道“井冈山”的越来越少;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知道“九•一八”的越来越少……“流行风”牵制了我们的视野,经典的传统文化在我们身边逐渐失落。
生21:在时尚与经典、流行与传统交汇的今天,如何认清“风向”,把握自我,做文化心田的守望者,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象邯郸学步那样追风逐时,最终会把自我迷失于“狂风”中……
… …
师(收束教学,布置作文):其实我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东西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永恒,根植于我们的心灵世界,成为精神大厦的坚韧支柱?文化的缺失与文明的缺氧,成了困绕我们当代青年的时代问题。回溯前面我们一起探讨的风中传送出的历史强音,历史应该给了我们深刻的反省与启迪。
同学们,伫立于风中,我们“思接千载”,作了一次很好的精神之旅。大“风”淘尽了千古的风流人物,但大“风”也伴随着历史人物的声影从古吹到今,吹动了我们神思的心扉,也吹撩了我们多情的梦。风雨未止,神思不断,就让我们用灵动的文笔抒写出心绪飘飞的轨迹!
作文题目: 风 的 断 想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