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何时不再有“暴风骤雨”
作者:佚名 时间:2007/11/29 18:11:2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41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沟通所采用的最常见的方式,每年开学、考试后开家长会几乎是每个学校雷打不动的惯例。可是,家长会也让一些家长感到是在过一道难关。
开家长会,父母互相推诿
林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初一,由于还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本来就不太好的学习成绩如今更是一落千丈,数学只考了三十几分,语文和英语刚刚过及格线。
前几天,儿子说要开家长会了,问他们夫妻两个谁去。林女士的丈夫马上说:“单位这几天挺忙的,让你妈去好了。”
林女士说:“只有儿子上四年级的时候,他爸爸去过一次。后来让他去,他说什么也不去,还说,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老师说,太难堪了。他也不想想,我去了还不是一样。虽然,现在老师不再指名道姓了,可是一说有人只考了三十几分,我心里就扑通一下,脸上发烧。卷子摆桌子上,大家都看得见,还用得着说吗!”
这样在开家长会时互相推诿的家长不在少数,有的是因为时间问题,安排不过来,更多的是因为怕在家长会上挨批评。
“我很害怕开家长会!”
“每次开完家长会,爸妈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好脸色,等这样的情况过去了,又要开下一次家长会了。”今年上初二的晓帆说,“我很害怕开家长会,老师在会上批评了我妈,她就会回家来骂我,要不就是拿别的同学来和我比较。谁谁谁考得多好,你怎么就不像人家那样,给我挣点脸。”
记者对10位中小学生所作的调查表明,他们最反感老师在家长会上告状,把家长会开成告状会。
“有时候,优点也会被说成缺点。”二年级的小城说,“我的学习在班里不好也不坏,老师让我做了卫生委员。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和我妈说,这个孩子爱劳动,就是学习上再努力一些就好了。我妈回家说,你看你,别的事不积极,就干活积极,学习上这么用心就好了。”
学校要求开文明的家长会,作用在于沟通
就如何开好家长会这个问题,记者和省城的几位校长作了沟通。他们认为,家长会的目的在于家长和学校、老师有更好的沟通,老师们在开会时应使用文明用语,不得辱骂或者变相辱骂家长和孩子。
家长会是学校采用的最常用也最传统的沟通方式,一下子转变或者取消都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开好这个会。由于一个班学生众多,开会时老师要照顾到每个孩子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把注意力的重点放在容易出问题的孩子的身上。一些家长反映,老师说的话千篇一律,怀疑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甚至分不清谁是谁。其实,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作为班主任老师如果连自己班上的学生都认不清是不可原谅的,只是您的孩子可能不是那么突出,给老师的印象不是很深。
有十三年教龄的贺老师说:“有时候,我们开会就要讲一些例子,难免会让一些家长难堪,我们一般不指名道姓,只是想让大家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应该引以为戒。试卷和作业本摆在桌上是为了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都做了些什么。我们把试卷发给孩子,让他们拿回家给家长看。有些成绩不好的孩子,不但不给看还会藏起来,我们这么做也是无奈。有的孩子还会模仿家长签字,有时候老师都认不出来。”
家长建议:改变家长会的模式
“我记忆最深的一次家长会是在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在台上表演节目,每一个孩子都参加了,台下的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台上表演都很高兴。老师还把孩子们做的手工拿出来展览,”孩子上三年级的武女士说,“我们很高兴看到自己的孩子是多么出色,孩子也很高兴让我们分享他们的成果。每一个孩子都是出色的、能干的,能让父母感到骄傲的。开完会后,心情很好,没有压力,不会像现在一样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落后了多少,成绩该怎么抓上去。”
“为什么不能像幼儿园那样,在家长面前展现出孩子的优点呢?”武女士很疑惑,“成绩是一个方面,但不能完全否定孩子,不管成绩如何,每个孩子都有可取之处。我很厌恶老师开家长会时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应该尊重来开会的家长,我们来不是坐在这里挨批评的,是来沟通的。尽管老师并不会破口大骂,可是,所使用的一些隐性的语言还是让家长很受伤。”
“学校能否改改家长会的模式,用更为直观的方式让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进步和退步,优点和缺点呢?”武女士建议。
记者手记:家长会是最传统的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可是它让一部分家长感到难受,原因是家长在会上得不到尊重。当一位老师把学生犯的某个低级错误当作笑话来讲时,他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已经伤害了这个孩子的家长。他的本意也许并不是嘲笑或者讽刺,但是,在当事人听来却非常刺耳。
就像武女士所说的,家长会为什么不能改得让人容易接受一些呢?
在会上说说孩子们的进步,缺点和退步等到会后单独交流时再说,岂不更好?一来照顾了家长和孩子的自尊,二来,这样能起到更好地交流沟通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