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教育缺失之警示
作者:朱蓬蓬 时间:2007/11/30 18:08:5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802
对于反腐倡廉,笔者已经有文章发了议论,这里不再纠缠,仅就与国民教育相关专家畅谈的一些事情,参与叙说点老百姓的粗略之见。
吕型伟先生是一位中学老校长,他认为“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在科学性上是有问题的。素质教育是一个中性词。高是素质,低也是素质;全是素质,偏也是素质;好是素质,坏也是素质。世界上没有一个没有素质的人。而且有不少素质是先天的,不受教育也有••••••”
近年来,关于素质教育的专栏讨论,文章多如牛毛,这里且不必由在下去做比较。仅就吕型伟校长对素质教育字面的解剖分析,实际上也就是老百姓评说娃儿的议论,平易浅显,无须争论,理在其中。让笔者领悟到的是,素质教育之所以让大家有点摸不着头脑,原来缘由在此。
由素质教育,使我们想起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吃忆苦思甜饭的阶级斗争教育,培育四有新人的育接班人之才的教育,普及科普文化知识的扫盲教育,以及为了国家法治而进行的普法教育,为了民族独立而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是,正如中央党校教授张志明在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文章所言,“应该从教育理念上找症结”,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国民教育的缺失”。而所谓国民教育的缺失,实际上是对现如今国民教育制度和内容的某种质疑。
据媒体曾经的报道,一个国庆节过后,天安门广场留下了60万块口香糖,这给环卫工人添了麻烦,却让教育工作者感到了困惑。而日本一场大型赛事以后的体育场,若干万人的座位上竟没有留下一片纸屑,则让某些教育工作者惊恐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了。
从张志明教授所举例子看,我们的国民教育事业,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原因,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被虚幻了,被扭曲了。学校从小学起就向孩子灌输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而到了大学却在教育大学生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便性交不要上当受骗;孩子们从小起就被告知要向雷锋叔叔学习,捡到一分钱要交给民警叔叔,但大人们却随心所欲地表现着小偷小摸占小便宜的生活方式,肆无忌惮地进行着行贿受贿贪污盗窃的不法勾当••••••
城乡国民教育的缺失所造成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又是让许多教育工作者所难以置信的。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大量知识分子,对自己国家的教育是不信任的。百年来出国留学热一浪高过一浪,影响到从高到低各个社会阶层的不同角色,弥漫到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年龄段。而“海归学子”在媒体上津津乐道的是外国人开车绝不闯红灯,有序排队决不加塞,场面上决不高声喧哗••••••
但妙就妙在这里,当我们某些专家学者沉醉于自己的伟大成就时,(成就当然也是毋庸置疑的)英国BBC的贝克先生也在捧场说,“中国力争全球高教霸主地位”。因为国际战略专家认为,界定世界超级大国,过去使用的标准是一个国家拥有的军队和核武器的数量。而现在的标准则是国民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最近在伦敦召开的全球大学联络会议,人们感受到中国教育发展的令人意外的进展。中国颁发的大学文凭比美国和印度的总和还要多;中国每年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已经超过了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国家。不过,有识之士已经在提醒国人,如果有人把一些“恭维话”,甚至是别有用心的话,当作对中国教育的褒奖,甚而成为“政绩”,那可就真的要贻笑大方了。
当有研究人员担心中国的暴发户富不过二代三代时,中国相当规模的富裕户已经在向儿孙交班。这些接班的儿孙们,有人评价说,如杨惠妍等,一进入公众视线,他们就表现出不同于上一代的品质和精神上的特征,他们有比较良好的教育背景,而由知识造就的视野也更宽广,做强企业的责任感和进取心更明显。但同时,他们并不像父辈那样用宝马香车奢侈豪华来装扮表现自己,也少了很多不良嗜好。此说当然有一些是事实,但可能也并非十全十美尽如人意。
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城市和农村都没有根的农民工第二代,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将顺畅地融入城市,而缺乏技能和知识的后进者,由于教育的未能全面顾及,差距将不可避免。这种差距,就像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客观存在的差距一样,如果越拉越大并长期存在,多少会为未来和谐社会留下某种不和谐的隐患。
我们冷静旁观首都为2008奥运会所做的准备,其对市民的教育用心良苦,细致周到,不遗余力,实际却是对若干年来中国国民教育缺失的补课,至于人们对国民教育方方面面的质疑,将有助于我们重新开始认真思考。
张志明教授把国民教育的缺失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来认识,他说这是“最大的国家安全问题”。笔者十分赞赏这样的警示,故将这段话摘录于后:
“如果主流社会阶层的国民都是无法对自己的政治行为经济行为文化行为尤其是个人私生活领域的道德行为负责的人,是无法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这样,我们这个社会就是最危险的社会,任何突发事件都可以酿成惨剧。这是最大的国家安全问题,比所谓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等要命得多。无论你培养了多少所谓的人才,这都是国民教育最大的失败。”
国民教育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这已经在全国各地的某些群体性事件中有了端倪,我们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党校教授的警示来得恰如其时,你以为呢?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